基金講場:債券前景依然秀麗

基金講場:債券前景依然秀麗

隨着中東緊張局勢淡化、地域和政治不明朗因素減少,投資者或者會有以下疑問:定息資產需求下降,會否導致債券價格下跌?應否購入或繼續持有債券投資?有些投資者甚至會有把債券全數轉回股票的衝動,希望能從股市反彈之過程中受惠。

其實,要預測股市債市的後市方向,是頗為困難的。兩者既無相互關係,而即使股市上升,債券回報依然不俗(圖一)。明智的投資者應分散投資,同時持有股票和債券,以減低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
環球投資者均期望大市第2季會有較佳表現,大市現已步入整固階段,企業焦點亦已由擴張轉為減債。為了削減債務及整理財政,企業紛紛減少資本支出,並出售非核心資產。

企業減債利好債券
無論是在美國、英國,以至日本以外的部份亞洲國家,企業均積極實施改革,藉此降低成本及提升營運效益。在這個環境下,當環球經濟今年逐步復甦時,該等企業的盈利升幅應較表面的營業額升幅為大。但在日本和歐洲部份國家(例如德國),經濟情況確實未許樂觀。這些國家的政策欠缺靈活,妨礙了本土需求的復甦,而僵化的架構,則拖慢了降低成本的步伐。無論如何,總括來說,減債仍會是大勢所趨。
企業專注減債,對公司債券應該會起利好作用,因為隨着供應量的減少,現有公司債券將受供求因素影響而升值。而歐洲各國和美國政府增發債券,亦會帶來類似的利好作用,因整體債市會隨之增大,而公司債券比重則相應縮小。

技術因素仍然穩健
此外,不少公司債券發行人均擁有穩健資產和良好信譽,為整體債券市場提供了支持。企業盈利升幅高於債務升幅,對公司債券市場和股市均有利好影響。企業有較大空間償還現有債務,加上公司債券發行人的整體質素改善,亦可刺激債券債格上升,並減少信貸評級被調低的發行人數量。未來的信貸評級調低數目,應可保持下跌勢頭,最終可營造一個低風險溢價、價格吸引的債券投資環境。
再者,債券市場的技術因素仍然穩健。公司債券的買賣差價,相對於同年期的國庫債券,仍處於較寬闊的水平,預期有進一步收窄空間。而根據穆迪風險管理服務的計算,拖欠還款比率仍會持續下降(圖二)。
綜合上述分析,從債券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在2003年餘下的時間,債券市場應有上佳表現。企業日益專注整理財政,加上債市技術因素持續改善,令債券價格具有吸引力,債券市場可令人刮目相看。在這個環境下,債券風險溢價將進一步滑落,為投資者帶來穩健的絕對和相對回報。
富達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