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3月份的零售業銷貨數據。於3月份,本港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142億元,較02年同期下跌6%,跌幅較市場預期為少,但該數據只反映了部份非典型肺炎的影響有關。至於本港3月份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則較02年同期下跌3.7%。
政府發言人指出,3月份零售業總銷貨數量錄得下跌,相信與非典型肺炎於3月下旬在本港社區蔓延有關。非典型肺炎疫症除了打擊本地消費意欲外,更抑制了訪港旅客人數,令旅客的消費減少;若以03年首3個月作比較基準,03年首季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較02年同期下跌2.5%,總銷貨數量則下跌0.8%。
道亨銀行經濟研究部高級經濟師陳寶明表示,3月份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跌幅只有6%,並且優於2月份的數據,確實是在市場的預期以外。市場人士原先預期,3月份的跌幅達到12%。另外,陳氏不明白為何3月份的電器、攝影器材會錄得大幅增長。該兩項目的銷貨量分別上升14.6%及7.3%。至於超市及雜項消費品類別出現增長,他相信與市民因非典型肺炎而增加購買清潔及個人衞生用品有關。該兩項目的銷貨量分別上升2.7%及0.8%。
陳寶明亦預期,本港4月份的零售總銷貨價值及總銷貨數量,因為會全面反映非典型肺炎的影響而出現雙位數字跌幅。至於往後的發展,他表示要視乎本港未來的非典型肺炎的控制情況。《中通社》引述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余鵬春昨日表示,疫情有受控迹象後,消費意欲已回升,相信第三季零售總額將有所改善,跌幅將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