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昨在立法會表示,非典型肺炎(SARS)事件若持續下去,對本港經濟、財赤及國際收支狀況的影響,較金融風暴時造成的破壞可以「有過之而無不及」,本港貨幣面對的風險亦較以往高,因此對當局動用儲備資助一次過而非結構性的疫情開支,他的立場是「此時不用更待何時?」他更建議「政府可因應SARS發債」,既可避免財政儲備水平因財赤擴大而降低,又可推動本土債券市場發展。
不過,對於政府何時發債及發債金額,任志剛說由財政司司長決定,他只是就SARS支出提出融資建議,不代表當局已有這個計劃。立法會議員劉慧卿指「政府有儲備何需借貸」,任氏回應「有錢時才可以借平錢」,因為發債的息率成本,應低於外滙基金賺得的投資回報率。
去年本港國際收支的經常帳(包括商品及服務)錄得強勁盈餘,但他擔心在SARS下,旅遊業(一年賺逾一百六十億美元)面臨強大衝擊會令經常帳突然萎縮,屆時利率可能會因資本帳持續出現資金外流而上升,在當前艱難環境下,假設按揭利率倍增,對負資產或失業家庭將有沉重打擊。
此外,政府就非典型肺炎推出的三十五億元低息擔保貸款,昨開始接受申請,銀行界指暫時反應平淡,未知是商戶不感興趣,抑或是申請人需時預備資料。
香港鐘表業總會副主席黃業光也表示,鐘表零售業對基金反應未見踴躍,但亦有部份同業計劃申請,因為有政府擔保借錢出糧,總算可以暫時「頂住盤生意」。他說若業主能減租,以及疫症盡快結束,相信也可以度過難關,惟希望貸款申請手續可以簡化。香港表廠商會長劉展灝則認為基金對業界幫助不大,在沒有生意的前提下,「借錢只會孭上一身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