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抗炎啟示

內地抗炎啟示

中國內地全民動員,將早日控制並最終平息非典型肺炎作為當前全國最重要的任務,情勢比一九九八年夏季抗擊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更嚴峻。洪水的威脅限於長江及其他一二條大江的流域,而非典型肺炎可能在全國到處傳播;抗擊洪水需要萬眾肩並肩,而預防非典型肺炎務必避免人際緊密接觸;遭遇洪水不得已時可以「走為上」,而防治非典型肺炎必須管制人流;洪水來有蹤去有影,其規律已被人類掌握,而非典型肺炎的病源、病原和傳播機制尚未探研清楚,預防的疫苗和治療的特效藥不知何時可以面世。所以,民眾和官員的緊張不難想像。
然而,五年前世界銀行專家評論中國全民抗洪的一番話,仍然適用於今日抗炎。這就是,中國政府的高度動員和組織能力,使中國在對付天災上能夠較相當多數市場經濟國家更有效率。一是可以動用高度組織的軍隊,二是可以通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級政府的自上而下的嚴密系統來盡快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中國內地的這一社會組織架構固然帶有傳統經濟體制和相應的政治體制的特徵,跟中國有關部門或地區在前一段時間披露非典型肺炎訊息上的缺陷能夠兼容,但就對付突發性或災難性的重大事件或危機而言卻頗具效率。這是歷史的悖論。

處理危機具效率
當然,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也可以形成高效的社會動員和組織系統,但通常需要經歷戰爭或嚴重天災的磨練才會產生這樣的結果。例如,經歷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西方主要國家都有戰時動員體制;美國在經歷了「九一一」恐怖襲擊後,迅速重組政府相關部門而成立國土安全部。相比較,香港逾一個半世紀歷史沒有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提供類似的經驗和機制。這是香港面對非典型肺炎顯得行動不夠快捷和有效率的原因之一。
香港跟內地正同病相憐。就訊息的透明和物資的豐沛而言,香港在防治非典肺炎上勝內地一籌。就人口和幅員而言,香港防治非典型肺炎的難度低於內地。在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共同抗炎上,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始努力克服長期以來自由市場經濟體制所形成的分散狀態。復活節期間,香港組織了全民清潔保健活動,便是萬事開頭難的第一步。非典型肺炎人命關天,政經問題都暫時變成次要。香港應與內地相互幫助相互競賽,看誰先控制疫情而恢復正常生活。

周八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