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新增感染非典型肺炎人數持續處於低水平,昨日只有八宗新個案。對於有醫生質疑政府公布染病數字時「出蠱惑」,衞生署及醫管局強調個案定義分類跟從世衞組織的標準。中大醫學院院長鍾尚志指感染個案的定義在全球有不少爭論,採用何種定義「睇吓你想個心好過啲,定係想快啲控制疫情啦!」
八宗新個案包括兩名威院醫護人員,以及一名十一歲男童。衞生署長陳馮富珍表示,該男童在停課期間染病,加上雙親均為病人,相信男童非在學校感染,其就讀學校無須停課。
死亡個案再增三宗,三名男死者年齡介乎六十六至八十六歲,其中六十六歲男死者是淘大花園居民。對於有前線醫生指政府突然修改證實染病個案的定義,將PCR快速測試納入界定準則,陳馮富珍昨在記者會澄清,目前主要是靠醫生的臨床診斷來界定個案類別,並非倚賴快速測試結果。
政府公布的染病數字,由上月二十五日起增加了懷疑個案一環。陳馮富珍強調,本港採用的個案分類,一直遵從世衞定義及標準,但承認每個地方都可作出少許調整。
不過,醫療政策評議會會長郭家麒質疑,世衞標準是將個案分為「可能」及「懷疑」類別,明顯與本港的分類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