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董建華多次錯誤判斷疫情,終激起一班親政府人士的不滿,昨日由民建聯舉辦、討論如何振興本港經濟的研討會,變成一場工商及學術界狠批政府大會,出席講者不約而同地炮轟政府在處理非典型肺炎事件措施失誤,以及來得太慢。香港總商會總裁翁以登更怒斥政府累死市民,「港府喺公共衞生(措施方面)慢,係輸命!」 記者:盧文烈、倪清江
【本報訊】民建聯昨日邀請多名學者及商界人士,參與一場名為「『轉危為機』腦震盪會」的活動,除與會者批評政府的言論,成為討論焦點外,部份人士提出的「救港良方」也極具爭議,其中有飲食界人士更建議政府仿效新加坡及荷蘭,將娼妓合法化。
理工大學商業學系副教授劉佩瓊在會上指出,疫情爆發一個多月來,港府都未能整合醫療網絡醫治病人,「反映香港管治機動性低,點可以咁,政府解釋難以令人接受。香港醫護人員好到不得了,但管治人員唔掂!」她又指,事件反映港府與廣東省政府溝通失敗,「特首話要兩地有溝通,原來都只係打吓電話。」
香港總商會總裁翁以登批評,本港公務員不了解內地官員,在內地疫情爆發初期已有風聲傳出,但港府卻沒有警覺,「港府執政行動慢,喺經濟(措施方面)慢,係輸錢;喺公共衞生(措施方面)慢,係輸命!」多位出席者均批評政府的對外公關技巧差,他們尤其批評早前一連串高官的清潔行動,餐飲聯業協會會長伍德良說:「政府公關工作不務實,假大空,清潔運動都係做吓show。」香港大學商學院院長王于漸也認為,高官不應掃街,「你諗吓,《亞洲華爾街日報》登咗董生掃街,即係代表香港好唔乾淨。」
零售管理協會主席余鵬春更藉機指政府諸多掣肘,如開設一間超級市場需要領取十四個牌照。怎知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幹事李漢城更稱,開設一間酒店更要領取四十個牌照。
正當各界向政府獻計之際,一百位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士則發起「紅衫魚行動」,推動全民自救,呼籲市民每周最少花費一百元於某一項特定消費項目上,本周會推動市民搭的士;稍後將會催谷飲食業及零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