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有十名懷疑感染非典型肺炎船員的馬來西亞註冊貨輪,昨早開入本港海域。多個政府部門全日如臨大敵、嚴陣以待。但十人其後經瑪嘉烈醫院醫生約四小時的診治後,證實是虛驚一場,所有船員均沒有染病。港府以人道立場接待貨輪,學者形容是處理恰當。這一次,港府極罕有地贏得了一記掌聲。 記者:譚暉、馮永堅、張培生、簡明恩
【本報訊】該艘捨往湛江、堅持來港的大馬貨輪BungaMelawisSatu,載有一批工業用化學品,昨早八時三十五分開入本港海域,警方即派出水警輪隨行,另備拖船引領貨輪,於十時四十五分抵達交椅洲以東指定停泊區。港府發言人昨晚表示,由於十名船員證實沒有感染非典型肺炎,因此貨輪毋須再接受十日隔離,當貨輪完成與港府的文件往來手續後,最快可在今日離港。
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昨表示,是次所有醫療費用,將由船公司負責。貨輪在過去七日曾進出新加坡、泰國及馬來西亞港口。港府並無資料解釋為何這艘原定開往廣州的貨輪,堅持來港求助。
該十名懷疑染病的船員全屬印度籍,年齡由二十三至五十一歲不等,在航行途中曾出現發燒、肌肉痠痛等病徵。部份船員昨下船時向記者揮手,他們被安排穿上防護衣及戴上口罩,於昨午二時許送抵瑪嘉烈醫院,各人神情輕鬆,其中一人用英語向在場記者說:「Noproblem(沒有問題)。」
瑪嘉烈醫院行政總監趙莉莉說,院方為十船員做過包括X光、探熱、驗血及其他身體檢查後,發現各人體溫正常,無非典型肺炎病徵,情況令人滿意;但因為各人曾發燒,所以仍會給他們服食抗生素。十船員於昨晚出院,返回貨輪。
這次令政府嚴陣以待的懷疑疫船闖港事件,由多個政府部門組成的跨部門行動協調委員會,早在貨輪未抵港前已完成部署工作。貨輪抵達停泊區後,消防處派出滅火輪「精英號」在場戒備,滅火輪上的兩名醫生及七名醫護人員,身穿全套防護裝備登上貨輪,為二十四名船員及船長進行臨床檢驗並量度體溫,而各人均無發燒症狀。
此外,十五名消防員及十四名救護員在場戒備,多艘水警輪在貨輪四周游弋,禁止其他船隻接近,政府飛行服務隊一架直升機在上空盤旋監視。
衞生署助理署長黎潔廉說,據船長報告,十名懷疑中招的船員日前曾發燒,其中數人出現乾咳、關節痛及肌肉痛,在服食過退燒藥及抗生素後,至昨晨已退燒。船上衞生環境尚算滿意,廚房及雜物房有蒼蠅及蟑螂,但不見有蚊及老鼠。
泰國衞生部發言人庫穆表示,貨輪在四月二十八日離開泰國前,船上已有兩名船員發燒,泰國當局曾要求將船員送往醫院檢查,但船長以須於當日下午離開、及可照顧患者為由,如期開船。本港海事處正調查船長提交的報告,包括離開泰國的日誌。
疫船闖港純屬虛驚,不過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表示,因港府是次處理恰當,虛驚亦帶來掌聲,「港府好難唔收佢地,拒收會影響香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