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頑童美課本禁字多

恐龍、頑童美課本禁字多

近年美國教科書中的故事,是個沒有恐龍、咖啡、貓頭鷹、頑童和家庭主婦的世界。在政治正確的大旗下,書商都自我審查,把所有可能受非議的東西去淨,卻也閹割了文學的想像力。

美國前助理教育部長拉維奇研究這現象三年,寫成新著《語言警察》(TheLanguagePolice)。她發現各大教科書商都有長長的禁忌清單,或者「偏見及敏感話題檢討小組」,迎合各方壓力團體。

為保銷量 教材避提及
這些要求更成為部份州政府的指引,例如全美最大教科書買家的加州政府,就指示出版商不要提及不健康的食物,如「薯條、咖啡、煙肉、牛油、茄汁和蛋黃醬」。
美國教育出版商聯會行政總監蓋納承認:「想賣書就要留意壓力團體的標準。」
這些團體有執着於平等的左派,也有堅持宗教教條的右派。「貓頭鷹」不能提,因為這是納瓦霍族印第安人的禁忌,「令土著學生不安」;「恐龍」不能提,要改稱「很久之前的動物」,因為這會引發進化論的爭論,令右派宗教人士不悅;「法術」和「巫術」當然也可免則免。
拉維奇發現,經過自我審查後,教科書內的兒童不得不聽話、老人不得虛弱、女人不得做傳統家務。有些出版商甚至將「爸爸修屋頂,媽媽送三文治」改為「媽媽修屋頂」,把「男孩子打球,女孩子觀賽」改成「男女一起打球,男孩子觀賽」。

男女平等 媽媽修屋頂
她對這些做法深惡痛絕:「這些指引奪去教科書的文學想像,以為不跟着做,就是種族主義、性別主義、年齡主義和傷害弱勢一群。學生看過這些淡而無味的故事,又怎會喜歡閱讀?怎會覺得藝術和生活有很大關聯?」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