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5月,是本地商家接聖誕定單的黃金檔期,來自世界各地的買家,聚集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參觀一年一度的「香港家庭用品展」及「香港禮品及贈品展」。但今年香港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非典型肺炎肆虐下,香港貿易發展局只好將4月份的家品展、禮品及贈品展及香港專利授權展,同期綜合舉行。場面確較往年冷清得多,但仍有不少產品令人耳目一新。
在疫症籠罩之下,今次「三展合一」也不過只得460餘個商家參展,跟往年數千個參展商的盛況相去甚遠。入場人士數目亦不多,但由於結集了3個展覽活動,令場內的商品類別變得更多樣化,五花八門,反而出現不少具新意的展品。而且,無可否認,進場參觀的人士,一定會比往年逛得舒服多了。
場內商品既有家品、禮品、玩具,部份或許是過往每年的「台柱」產品之一。但今年有部份展品,肯定是去年沒有的,其一是近期熱門的防菌防水保護衣、女裝3元一件,男裝連頭套,約20元一件。不少入場凑熱鬧的公眾都感興趣,可惜只限一箱一箱購買,並不設散賣。
除了保護衣,一款消毒紙巾機亦反應不俗。此機提供以紫外光消毒的循環再造紙,並有冷熱選擇,在肺炎影響下,在場不乏查詢者。此外,不少保健產品亦乘時推出,一款供手部運動的運動球,由於有新意,現場不少參觀人士,都即席買一個回家玩玩。
根據資料顯示,本年首兩個月,本地家居用品及禮品贈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分別增加7%及15%,但疫症突襲,一間曾多次參加展銷的公司表示:「首天人流減少了七至八成。」亦有參展商指出,最大影響是歐美地區今年的聖誕定單數量,預期全年生意額會大幅下調八成半之多。
據貿發局資料,場中約有百多個參展商,會同時參加七月增辦的同類展覽(7月的展覽有4120個參展商)。兩次都會參展的誠信行及喜運來實業分別表示:「不少歐美客戶都因疫症而取消來港,惟有以電郵及郵寄樣辦,招徠定單,但成本卻大幅增加。」
參展商又指出,由於貨期關係,即使7月情況好轉,亦只能接受日本或東南亞地區客戶的定單,歐美等距離較遠的國家,就算有客落單,亦因為未必趕及聖誕前交貨,而要取消或延至明年,故此一眾商家對今年的生意額,預期並不樂觀。
記者:丹琍 攝影:曾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