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危急廣州醫護親試藥

形勢危急廣州醫護親試藥

廣州中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是今年一月底最先接收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廣州醫院,由於院方當時對此病一無所知,一個月內,先後有近百名醫護人員受到感染。正當醫護人員的肺部出現嚴重病變,生命危在旦夕之際,國家衞生部和廣東省衞生廳的官員當時卻信誓旦旦地向全國宣布,廣東的非典型肺炎已得到有效控制。
醫院內科主任伍衛在其日記中寫道,今年一月底,醫院接收了三名懷疑感染非典型肺炎病人。她說,當時我們也知道這種病有一定的傳染性,只是沒料到會如此強。醫護人員既沒戴手套、也沒有眼罩,只按規定戴了兩層口罩及設立隔離區。

「比全死掉好」
伍衛說:「擺在我們眼前的是杯『毒酒』,我們的醫務人員一無所知地將它喝了下去。看着身邊的醫務人員成批倒下,每一天過得都像一個月那樣漫長……」
從二月三日開始,醫院陸續有醫護人員發燒,一個接一個地受到感染,在短短一個月內,醫院有九十多名醫護人員感染非典型肺炎,加上部份家屬和孕婦,病例將近一百人。由於情況緊急,院方提出了將病人分為三組,第一組試用頭孢霉素類(西力欣)、第二組試用四環素類(強力霉素或四環素)、第三組試用氨基糖甙類(丁胺卡那霉素)。伍衛說:「我們覺得,哪怕能救三分之一也比全死掉好!」後來,試驗證明,第二、三組治療效果明顯。該院的非典型肺炎病人陸續康復,直至三月二十八日,受感染的九十三名醫護人員已全部出院。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