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體出了毛病,不幸要到醫院治療的話,相信有三種保險會對病人有幫助:第一種是「住院保障的保險」。患者能夠得到私家醫院的服務,不用擔心入院之後要負擔高昂的醫療費用。就算保障不能賠足全部費用,但一般都能補助大部份的費用;第二種是「住院現金補助」。每天住院的補助金額是固定的,住院日數愈多,保險公司的補償便愈多;第三類是按患者的賺錢能力所購買的「收入損失保險」。因患者住院期間不能工作,而期間所失去的收入,便由保險公司所補償。
對於大部份投保者來說,住院保障是比較實際的。因為患者可以使用私家醫院較優質服務,而又不用擔心高昂的住院費用。但現在SARS當道,住院保障便不能發揮效用,因為很多私家醫院根本不敢接收懷疑染上「沙士」的病人。如果患者有發燒迹象,或有呼吸道的毛病,私家醫院必然會把病人轉介至收費有限的公立醫院。
購買收入損失的保障反而較為有效。因為無論是住公立醫院或私家醫院,只要未能上班的話,便會有收入損失的賠償。但因每一個人的收入不同,所以在購買有關保險之時,保費亦有所不同。如果涉及保額愈高,保費便會愈高。
筆者認為較實用的,就是住院的現金補助保險。很多信用卡公司也會推廣這種保險,通常每天補助金額,由數百元一天至一千元以上一天不等,而投保者要每月繳交一定金額保費,金額多少主要視乎投保者的年齡而定。計劃一般是以七年為限,在投保期內如要住院,保險公司便按有關條款賠償。如果在投保期間完結之後,無論有沒有領取過有關賠償,投保者也能全數取回期間的供款。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