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宇署巡查疫廈渠管揭發<br>胡亂駁喉食水系統含污水

屋宇署巡查疫廈渠管揭發
胡亂駁喉食水系統含污水

非典型肺炎爆發暴露香港這個號稱國際級都市的典型問題,大家平日眼不見為乾淨,懶理維修保養大廈污水渠,終釀成集體感染災難,為了亡羊補牢,房屋署決定斥資為全港屋邨維修水管,專業團體亦義務為重災區大埔數幢樓宇勘察喉管及免費換渠,希望可向全港業主起示範作用,注意喉管滲漏。 記者:羅偉光、蔡建豪

【本報訊】淘大花園E座爆發疫潮,港府調查後指成因與大廈設計導致「煙囱效應」及排水渠U形聚水位乾涸有關,為免同類事件重演,港府承諾一旦同一樓宇有兩名或以上住戶中招,會派遣跨部門小組調查是否涉及環境污染因素。據悉,屋宇署在巡查期間發現有少數單位以食水沖廁,把食水渠駁至沖廁水渠。

專業團體義助換喉
本身為測量師的立法會議員劉炳章指,這種「亂嚟」的駁渠做法,把大廈食水系統接駁至污水系統,有機會令污水倒流至食水系統,引致大規模感染災難,「可能成幢大廈嘅人都飲緊廁所水。」他相信大部份住戶均不知道上述情況,極大可能是水喉匠維修時胡亂接駁。他已要求屋宇署巡查後,於本周提供重災區大埔有問題樓宇名單,測量師學會、建築師學會及規劃師學會等專業團體願意義務為這些樓宇勘察水管。據了解,初步選定進行勘察喉管的樓宇,包括淘大花園E座、大埔大明里寶華樓及富善邨善美樓。
建築師學會會長王寶龍表示,上述專業團體本周會派出五至十名人員,到大埔區數幢樓宇上門逐戶勘察,估計需時一周,一旦發現喉管有非法或錯誤接駁,會委任承辦商更換。劉炳章稱,由多個專業團體組成的專業聯盟擬籌款資助工程費用,由於更換水管只是小工程,加上相信有問題單位數量不多,故專業人士均樂意幫忙,最終目的是起示範作用,供其他業主參考改變喉管問題。

屋邨推清潔新文化
劉炳章認為,港府應加強執行建築物條例中檢驗公用喉管的法例,港府以往主要針對樓宇結構上的問題,如僭建、防火、通風及照明設施等,日後應重點要求業主檢查公用喉管,避免出現淘大翻版。
另一方面,房屋署昨日起展開「屋邨清潔新文化運動」,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梁展文昨日在橫頭磡邨主持開幕禮時稱,當局每月將額外撥出一百萬元,加強全港屋邨衞生,包括鼓勵居民每三個月一次自發組織清洗太平地、舉辦清潔比賽、嚴懲吐痰及拋垃圾人士、鼓勵住戶舉報清潔黑點等,房署更會在大堂展示黑點清潔前後的相片,方便居民監察。
他補充稱,房署並會調配現有人手加強清潔工作,並容許清潔承辦商增聘人手,以免加重現有人員工作壓力。他又說,署方又會發放五百至一千元獎金予保持商場廁所衞生環境良好的員工,顧客會作為評判,詳情容後公布。他重申,保持環境衞生是持久的工作,需要居民充份合作,「要持之以恒」。他又透露,署方短期內會公布包括牛頭角下邨的全港屋邨維修水渠計劃。

短裙配抗炎裝備,大概就是今夏「流行服」。張家俊攝

長髮低垂,眉宇間是對疫潮的憂慮。梁祖彝攝

炎魔當道,口罩悶人,惟靠腰間透點清涼。司徒世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