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未青 公務員再被開刀

雨過天未青 公務員再被開刀

昨日凌晨時分傾盆大雨,下午雨過天青,將軍澳的天空出現了近期難得一見的蔚藍色。豪雨把近月空氣中那層灰朦朦的塵埃沖得一乾二淨,令人精神一振。但傍晚突然狂風暴雨,雷電交加。
天氣變化像透了香港抗疫道路面臨處境。
連月來心驚膽跳的香港人,今早一覺醒來,確實可以解開深鎖的眉頭,笑着講一句「謝天謝地」。我們這個星期是在一片好兆頭下開始的。先看本港感染SARS病人數字,昨日首次跌至單位數字(8宗)。雖然一宗都嫌多,但數字最老實,對比北京的持續高企和台北的反覆向上,受感染數字由高峯回落的香港,確實較有樂觀理由。香港大學袁國勇教授預期本月底本港疫情可望控制的說法,似乎一步步成為事實。希望善變的SARS不要再欺哄我們。
昨日清晨,一艘運載化學品的馬來西亞貨輪徐徐駛入香港水域。貨輪在公海航行的時候,十名船員出現非典病徵,引起恐慌。但他們求助的對象,並不是當時最接近的湛江、陽江或者高瀾等內地港口,而是較偏遠的香港。香港人應為此感到自豪。當一個人生命受到威脅時,其求援的對象一定是他最信任的。馬來西亞貨輪的行動,清楚表明了其對香港醫療系統的信心、對香港人尊重生命的人道主義的信心、對香港人作為國際成員守望相助的信心。

董收起拖拉作風
事實證明,香港沒有令他們失望。特區政府迅速安排接收貨輪,並且把十名船員妥善送到醫院接受檢查治療。最後證實只是一場虛驚,十名船員都沒有感染疫症,安全返回貨輪繼續航程。船王之子大概比其他人更明白在大海營生的人的漂泊,適時援手。確實,在今次人命攸關的問題上,幸董建華先生收起一貫的拖拖拉拉,否則香港人的遲緩和冷血隨時成為國際舞台的醜聞,受千夫所指。
香港人的國際形象素來麻麻。我們或以聰明靈巧為人稱道,但功利自私、沒有公德心……諸如此類的形容詞也是長年累月掛在身邊。今次,無論對外人或對自己,香港人都可以重新肯定自己的價值:香港自七十年代經濟起飛、社會發展,原來日積月累的底子還是厚的,在需要的時候就會破繭而出,包括人性光輝的一面。

削減福利「封頂」
以上都是香港天空上突然出現的一片蔚藍色,令人心曠神怡。但沒有人敢開懷大笑,因為大家知道,有更沉重的包袱等在後面。當疫情的暴風雨過去,經濟的暴風雨便會來臨。
新加坡總理吳作棟昨日表示,面對非典型肺炎的衝擊,政府對經濟前景必須「作最壞的打算」。他預期許多公司和行業都會凍薪,而政府必須以身作則,帶頭減薪。
香港疫情比星洲嚴重,經濟受衝擊程度肯定更大。我們比星洲更加有理由「作最壞的打算」。高官和工會領袖已高調預告,失業率會進一步攀升,而復甦遙遙不可期。在財赤高企下,政府推出一百一十八億的救市方案後,還有甚麼可做呢?今年初施政報告公布時減薪一成的問責局長,沒有風聲會再減;剛剛談判妥當的公務員減薪,也看不到政府會再削一刀。
不過,據聞政府內部近日已有一個削減公務員福利的「封頂」方案在醞釀,目前正諮詢法律顧問意見。據官員向一些立法會議員放風,具體構思是把公務員福利開支凍結在某一水平,公務員獲得的福利會攤薄減少,或者需要輪候較長時間。
假如經濟不改善,單單削減公務員福利恐怕也不能解決問題,而政府強制裁員最終絕對有機會發生。董先生在這個問題的口徑,早已由在任五年不強制裁員,改為視乎第二次自願離職計劃再定奪。不少官員私下已打賭,政府預期有七千人參加的第二次自願離職計劃,最終只會有四千人參加。公務員應做足「最壞的打算」,強制裁員早晚可能會臨到自己頭上。
記者:李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