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的早期小說改編為電影,由我監製的有《蕭十一郎》。
那時候邵氏派我去台北負責製作,在一九六九年認識的古龍,還是小伙子一個,身材略胖,印象中他的頭特別大。
導演是徐增宏,說起來他是張徹的啟蒙老師。張徹當他的副導演的片子多部,雖然張比徐還要大八歲。
徐增宏是攝影師出身,六五年和邵氏轉簽導演合約,首作為《江湖奇俠》,是邵氏開創新派武俠片的主力人物之一。離開邵氏之後,為嘉禾拍、與日本合作的《盲俠大戰獨臂刀》,此片因官司問題放映了幾天就收檔,看過的人很少,實在可惜。
《蕭十一郎》動用了當年的玉女邢慧,是顧文宗先生主持的南國實驗劇團第一期畢業生,被邵氏重用,並派到日本東寶公司學習舞蹈,後來以拍青春歌舞片擅長。
算起來,邢慧已是五十九歲人了,移民美國後精神失常,把媽媽也給殺了,被關在精神醫院裏,後來再也沒聽過她的消息。真實生活,比電影劇本更加離奇。
既然在台灣製作,也要用當地人才,男主角選了韋弘。韋弘原名吳東如,演台語片的時候改名為小林,大概是因為當年日本的小林旭很紅。武俠片時代,他再次改名為吳彬,拍完《蕭十一郎》後來港當邵氏的基本演員,希望自己會紅,故又改名韋弘,但始終紅不起來。
曾經一度,導演徐增宏轉行,在香港的沖印公司天工當經理,其後移民美國,再也沒有聯絡。
徐增宏拍《蕭十一郎》時,和我都住在同一間旅館,南京東路的第一飯店,樓下有間叫皇后的酒家。戲的劇情記不清,但那些酒女的表情忘不了,如今大家是老太公老太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