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北京市郊的鄉村出現自斷公路來防範北京人進村的現象。上海、南京等十六個省級城市也對來自香港等非典型肺炎疫區的人,實施強制隔離措施,限令他們在酒店隔離十至十四天。這些被總理溫家寶稱之為「各自為政」的土政策,充滿了中國特色,也充份暴露了中國行政體制的弊病:官僚只惟上、不惟實。
現在全球已有三十多個國家發現了疫情,但絕少出現像中國這樣「劃地為牢、限制外地人來訪」的情況。即使加拿大八成的疫症都集中在多倫多市,其他加拿大城市也沒有強制那些來自多倫多市、但沒有非典型肺炎病徵的訪客,要他們在酒店自我隔離十天,更不會掘斷往來多倫多的公路來防止疫症的蔓延。
至今為止,這是中國特有的現象。表面上,這是村民自保的土方法,實際上,這是村、鄉甚至縣市政府支持或直接指揮的行動。
內地傳媒曾報道,位於河北省香河縣的一段京津塘高速公路,被人用挖泥車挖斷,以截斷北京及天津的車輛進入香河,暗示這是縣交通局幹的「好事」。北京海淀等區的農村,或在村口設立哨崗或挖斷入村的道路,以阻止外人進村,目的是防止傳入SARS。這些舉措,沒有村幹部的支持,絕不可能成事。
更可怕的是,除斷路封村這些非常手段外,部份地方政府為保證自己轄區的「清白」,還強行把區內的非典型肺炎患者送走。珠三角地區就有地方政府向區內的工廠施壓,不許這些工廠出現一宗個案,否則封廠。廠方只好嚴禁工人外出,一旦發現有工人染病,立即將他們解僱,並強令他們不能留在區內治病,否則不發還扣薪。
各級基層幹部之所以如此緊張地防疫,主要目的並非為轄區內居民的健康着想,而是要保住頭頂的烏紗,要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自從中央對控制疫症「動真格」後,各地的防炎抗炎行動已由省市一把手親自負責。各省市的領導如何抗炎呢?當然也是按照中央的精神,把命令層層下達,要下一級的官員完成任務,否則「嚴肅追究責任」。
壓力就這樣一層層的往下傳,到了最基層的幹部,他們只能採取最直接、最粗糙的「一刀切」方法:主動切斷與外界的接觸,或把患者送離轄區。上海等地限令港客在酒店自我隔離的措施,也是這種層層責任制下的產物。這種制度,過去應付各種危機,包括水災、爆炸案等,已屢試不爽,今天自然也應用到抗炎行動上。
這種決策方式的最大特點就是:簡單、容易執行,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作出任何代價的犧牲。但問題是,保住轄區的「清白」,並不是因為措施得當,更不是居內的居民做好了防疫措施,而是中止了一切跟外界的接觸、中止一切的經濟活動,或把病患者推向社會,所造成的損失則讓全社會去承受。這樣的決策,代價太大了。
由此可見,中國的行政體系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官僚系統不但要惟上,還要惟實、惟下。
換言之,中國不但需要科學、透明的決策機制,官僚的問責性也要全面提高,以適應現代社會、現代經濟的需求。
記者: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