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日《證券及期貨條例》生效後,投資者披露持股量的界線由10%降至5%。本報翻閱新例實施1個月以來的資料,發現原來美資基金摩根大通乃港股最大的機構投資者;長實集團(001)主席李嘉誠則是本地最大個人投資者。不過,由於新例有3個月寬限期,故未來2個月可能會有更多鮮為人知的資料曝光。 記者:尹彥超、范國忠
根據資料顯示,摩根大通現時持有46家在港上市公司的股權,以上周五收市價計算,其持股權的市值高達185.19億元。無論從數目及持股市值計算,摩根大通為現時港股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其次是CapitalGroup;位列第三是鄧普頓。
摩根大通的投資組合甚廣,包括藍籌、紅籌、國企,甚至三四線股及投資公司等亦有持股。摩根大通的投資組合中市值最大的四家公司均為藍籌股,依次是思捷環球(330)、利豐(494)、九龍倉(004)及太古A(019)。思捷持股量高達12.08%,市值達21.95億元。
擁有7550億美元資產的摩根大通,通過旗下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近5000億美元資產。摩根富林明亞洲業務的前身便是在港歷史悠久的怡富投資。兩年前,摩根大通收購怡富集團,順理成章接管其基金王國。
排名第二的美資基金CapitalGroup在港知名度不算高,但其持股量逾5%的港股共25隻,總市值達145.61億元。該基金持德昌電機(179)股權近一成,市值達28.9億元,在其組合中佔首位。該基金也持有恒隆地產(101)及太古A(019)等藍籌股。此外,其組合亦有7隻H股,包括3隻公路股,而市值最大為中海油田服務(2883)。
CapitalGroup於1931年在美國成立,在全球11個區域設有辦事處,目前管理的資產數以千億美元計,是全美第3大互惠基金公司。該集團旗下的AmericanFunds較為人認識,負責基金投資管理,在美國管理資產達3000億美元,分布超過2000萬名客戶。集團旗下的CapitalResearchandManagementCompany則作為投資顧問。
CapitalGroup於1983年在香港設立機構投資服務辦事處,主要從事國際性個人及機構投資者的資產管理業務。至於其港股投資的活動,則要到99年才陸續揭開其臉紗,當年11月首次披露持有第一太平(142)。該集團近年在港股市場頗為活躍,01年初涉足國企股,曾大手買賣山東國電(1701)。
鄧普頓基金在港則較多人熟悉,尤其負責新興市場的董事總經理麥樸思(前稱麥博士),其光頭神探的外形最為人津津樂道。按本報統計,鄧普頓基金申報持股量逾5%的港股有12隻,合計市值114.02億元,其中以長實佔其組合比重最大,持股量為5.39%,市值有54.39億元。
提到機構投資者,不得不提美國「股神」畢菲特,他一向甚少涉足港股,但原來其上市旗艦巴郡(BerkshireHathawayInc)有買入中石油(857),並於4月內7次增持,現時佔該H股的持股量達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