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運載化學品的貨輪在公海航行,十名船員出現非典型肺炎的病徵,卻未開往最接近的內地湛江港口;船公司反聯絡本港海事處求助,希望香港接收染病船員,把他們送院治療。有關部門面對防疫與人道的兩難,最後要由特首董建華拍板,決定接收病者。疫船今晨駛進香港水域,停泊在南丫島西北(交椅洲以東)水域,全副防護裝備的醫護人員將登船,把病者送往瑪嘉烈醫院治療。 記者:陳沛敏、鄭豐俊、卓永強
【本報訊】港府前日接獲船公司通知,指該艘貨輪上的二十四名船員中,十人懷疑染上非典型肺炎,當時貨船在海南島附近水域,本應駛往最近的湛江,但至昨午船長通知港府,決定來港求醫。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昨晚沒有透露貨船的船員是否曾被其他地方拒收,只強調基於國際救援公約,不能阻止他們來港。
多個部門昨日舉行緊急會議,據悉由特首拍板,至晚上舉行緊急記者會,宣布接收疫船的應變措施。陳馮富珍在記者會上表示,今早八時許衞生署及醫院的醫護人員將乘坐有醫療設備的消防船,到停泊在南丫島附近水域的貨船,為船員診斷,有病船員將送到瑪嘉烈醫院,其餘人員則留在船上隔離十日,有需要時會監察貨船全面消毒,一切醫療及相關費用由船公司支付。醫院會設隔離病房治療該批船員,與本地病人分隔;所有醫護人員均配備足夠的防禦裝備。
貨輪名為BungaMelawisSatu,在馬來西亞註冊,屬MalaysiaInternationalShippingCorporationBerhad管有,運載工業用途化學燃料,在四月二十八日離開泰國MapTaPut,原定前往廣州黃埔港。
海事處及衞生署轄下的港口衞生處前日接獲船公司通知,指船上十名印度籍船員出現發燒、咳嗽和關節痛的症狀,懷疑染上非典型肺炎,其中一人情況嚴重。港府當時要求貨船往最就近的港口,即湛江,但至昨午五時許船長通知本港海事處,決定來港。
政府決定讓疫船停泊在南丫島西北水域,惹來南丫島居民和商戶的擔憂,因疫潮爆發以來,南丫島一直沒有染病個案,島上海鮮食肆生意反因市民留港消費而上升。一名酒樓負責人聽到消息後說:「唔係吓嘩?度度都唔泊,泊嚟南丫島?」
南丫海景民豐海鮮酒家負責人吳先生認為,碇泊區遠離海岸,南丫島居民健康應該不會受影響,但他非常擔心市民誤解,「但係好多人好敏感,一聽到南丫島三個字,誤解做南丫島有人患肺炎,咁就俾佢害死。」
他還怪責政府不應用「南丫島西北」來形容疫船拋錨位置:「點解唔話青衣以南呢?呢個政府真係好低B,冇乜智慧。」
根據入境條例,除香港居民外,入境事務主任有權拒絕任何人進入香港,無論他是否持有有效證件;若懷疑旅客感染非典型肺炎,入境處會將旅客轉介港口衞生主任檢驗,衞生署有權檢查或扣留懷疑或證實感染非典型肺炎的旅客。入境處會根據衞生署的專業意見才決定是否批准旅客入境。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統籌員王家英指出,即使內地不接收染病船員,本港也要接收,否則本港作為國際社會的成員,會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損害本港的聲譽。
衞生署最新資料顯示,自各出入境管制站實施健康檢查措施後,共有三十七名過境人士因懷疑感染非典型肺炎轉介醫院診治,其中兩名港人最後證實感染非典型肺炎,兩人都是經羅湖出入境管制站抵港時,轉送至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