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滿堂 - 李登

金玉滿堂 - 李登

在歐洲旅行,碰上老外總問我是不是日本人。在德國林道(Lindau)那地方,倒有個德國人問我是不是韓國人。在上海,一個的士司機居然不把我當自家人,以為我是日本人。
記得一個土耳其導遊對我說過,他不會把中國人和日本人搞混。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在歐洲人和美國人眼中,卻都是黑髮黃臉的單眼皮一族而已,樣子都是張三李四,好比同一個模兒鑄出來。說真的,除非留心他們的穿戴舉止,這三個地方的人可不容易把他們分開來。
其實中、日、韓三國,既相近又相異的地方太多了,又哪止人的外貌?光拿語文來比較,就已經很夠意思。日文和韓文都從中文衍生出來,看似相像,有時卻因差之毫釐,叫人鬧出謬之千里的笑話。會日文的人都曉得,「大丈夫」解作沒事,跟中文的詞義全沾不上邊。
又如「便紙」二字,亦一詞兩義;日語是指衞生紙,即是廁紙,韓語倒是信紙。「手紙」在日本是信紙,在中國則是衞生紙。
「卵」,當然也是易生誤會的漢字,日語解作雞蛋,中文卻解作男人的寶貝。我們罵人是呆卵,正是罵他是笨蛋。「金玉」一詞更非小心用不可。我們說「金玉滿堂」,是金銀滿屋。日本「金玉」倒解作睪丸,「金玉滿堂」變成滿屋睪丸,能不嚇煞人?唉,認人難,認字辨義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