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窮寇莫追 要識收割

國際視野:窮寇莫追 要識收割

美滙近兩日急跌,歐元兌美元前日在紐約交易時間嘗試衝1.13不遂回落至1.12中位,英鎊1.60關口恍如毫無阻力,一穿便見1.6130,澳紐元創3年高位,前者高見63.5美仙,後者則彈升至56.4美仙;還有走勢凌厲的加元,大有直闖1.40之勢。上述貨幣有如脫韁之野馬,不理甚麼關口,話過就過,只有日圓獨憔悴,兌美元僅徘徊在118至119水平,兌其他貨幣,命運與美元相若──得個弱字。

華府未必想美滙過弱
美元走勢,是基本經濟因素不及歐英澳紐加,或是經濟數據表現疲弱,令人失望再失望,改存其他貨幣,抑或因格老暗示還有減息空間,遂令一班「息」魔變心他投,甚或是早已囤積不少貨源之「春江鴨」或大戶,借勢再踢多一兩腳,待一眾人等如癡如醉之時才收割?
有分析家認為,美國重現「雙赤」,龐大的經常帳赤字(佔GDP約5%)對美元造成壓力,對!但為甚麼這枚計時炸彈卻遲遲未被引爆?美元走弱固然對收窄貿赤有點幫助,但最主要的反而是個人及家庭收入和消費,假如失業率持續上升,美元資產又毫無吸引,時間一久,人心思變,美元才會「大鑊」,在可見將來會嗎?稍有異樣布殊和格老不雙劍合璧「出招」才怪,難道不想連任,甚至「衰收尾」?
至於財赤,目前大極都僅佔GDP的3%而已,只要格老所憂慮的「公司持續的謹慎態度」障礙能逐漸消除,企業恢復投資,經濟轉好,又何懼之有?更有人認為,美國有通縮之虞,讓美元下跌可治通縮,「通縮」是通通都縮之謂也,日本和香港正是,靠弱美元來治通縮,全世界都「大鑊」,然美國單看樓價一瓣,又未使驚住喎!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