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拉克的主要作戰行動已結束。」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周四登上在南加州對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林肯」號,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持續了六周的伊拉克戰爭是反恐戰中的「一個勝利」,但強調「反恐戰仍未結束……不知道何日會獲得最後勝利」。他矢言美國會繼續反恐戰,對付拉登的阿蓋德組織。
喬治布殊周四晚站在曾出動數千架次戰機空襲伊拉克的「林肯」號上宣布:「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和盟友已佔得上風,目前聯盟正埋首於這個國家的治安與重建工作。」他的演說博得在場美軍歡呼鼓掌。
喬治布殊指美國在伊拉克還有許多「艱巨任務」,包括搜尋生化核武器、成立民主政府、恢復秩序及重建,以及「揪出要負責的舊政權領袖」,意即總統侯賽因及其他高官。
他把針對侯賽因的攻伊戰與打擊阿蓋德的反恐戰相提並論,指九一一襲擊後的「十九個月改變了世界」,「伊拉克戰爭是反恐戰中的一個勝利」,但阿蓋德只不過「受了傷,未被消滅」,他矢言會繼續反恐。
他警告「任何與恐怖組織勾結,尋求或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的非法政權,都是文明世界的重大威脅,會遭對付」。
喬治布殊沒有點名提及任何國家,但華府一直抨擊伊朗與敍利亞支持恐怖主義,而北韓與伊朗曾與伊拉克一同被斥為「邪惡軸心」。
身處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周四跟喬治布殊遙相呼應,表示在阿富汗的「主要作戰行動已轉移至穩定局勢及重建活動」。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爾斯周四則在國內發表演說,提醒美國人要對本土及海外的恐怖襲擊保持警惕。他說:「我認為我國未來仍處於一個極之危險的時代,殺害美國人民和我們盟友及朋友的計劃,仍在全球找機會下手。」
美軍現時在伊拉克駐軍十五萬,在阿富汗境內的軍事行動則已持續年半,仍有七千士兵在搜捕拉登黨羽。
分析家指出,喬治布殊和拉姆斯菲爾德沒有在講話中宣布打勝仗,是因為擔心會引發國際法爭議。根據國際法,獲勝的美軍將要立即釋放阿富汗及伊拉克戰俘,追捕侯賽因及阿富汗前政權塔利班的領袖也會受限制,且美國更會變成佔領國,面對撤軍壓力。
路透社/美聯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