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非典型肺炎病毒兇猛,除康復者可能再病發外,威爾斯親王醫院醫生發現,部份非典型肺炎病人即使康復,肺部已受到永久損害,或出現纖維化,即肺部組織壞死後無法傳送氧氣,嚴重者會影響肺部功能,甚至爬幾級樓梯也有困難。
威爾斯親王醫院的AnilAhuja教授接受路透社訪問時指出,檢查過二十名康復出院的病人,其中一人的肺部有明顯纖維化現象,即使不是永久損害,也會是長期的問題。同組的研究人員發現,部份康復病人的肺部有花痕,最終也可能纖維化。
他們擔心,大部份病者康復後,他們的肺部仍有可能出現纖維化情況,但不能確定究竟是病毒還是治療的藥物所造成。Ahuja指出,這些病人接受高劑量的類固醇治療,或致肺部出現變化。
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馮康稱,未證實康復病者仍會將病毒傳播予他人,故毋須強制出院後繼續隔離,但當局仍會要求康復者繼續採取防護措施,「我自己都係,成日戴住個口罩,要洗手,同屋企人都有隔離㗎!」
他又說,康復病者再患「沙士」,未必一定是復發,或許仍有其他原因,但他以專家仍在研究階段為由,拒絕回應其他原因是否包括康復者再受他人感染。
港大微生物學系主任袁國勇昨在商台節目《風波裡的茶杯》中表示:「好多病毒感染都可以翻發,例如甲型肝炎有百分之三人康復後會在四星期內翻發,但目前話冠狀病毒翻發就太武斷,因為病人再病過,有兩個可能性,一就係翻發,即係體內病毒未清;二係喺其他人身上再感染病毒。」
他又稱,若病人在出院時體內仍未產生抗體,尤其是服用類固醇抑制身體的免疫系統,便有可能復發。病者若不幸再次染病或復發,也是以原本的醫治方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