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醫管局發現,SARS病人不一定有非典型的病徵,例如沒有發燒咳嗽,以致不少疏於防範的醫務人員受到感染。所以現在一般病人,醫院也會當成SARS懷疑個案處理。
昨日提到,筆者由私家醫院被轉介到公立的將軍澳醫院診治,結果被送至SARS的懷疑病房之內。筆者所住的2B病房是當時唯一醫治SARS懷疑個案的病房。由於要男女同住,原本的洗手間變成只供女病人使用,而男病人則只能共用一個原本是隔離病房的洗手間,洗澡及大小便也只能在這個洗手間,所以十分不方便。幾經爭取下,院方才多開一個隔離病房的洗手間給男病人使用,情況仍然惡劣。
入住的初期,差不多所有病人每天都要照肺片,看看有沒有病徵,而每天驗血也很平常;至於抽取咽喉分泌物作「快速」SARS測試,其實並不快速,筆者的結果便要待六日後才知道。絕大部份懷疑感染SARS的病人,都要注射抗生素治療。
在驗血報告發表之後,才發覺筆者的肝酵素較高,顯示發燒可能與此有關。但因2B病房是內科病房,而筆者的病屬於外科病,所以要由外科醫生支援。但因2B病房是SARS懷疑病房,風險較高,所以並未得到充份的照顧,結果在2B病房的陳醫生協助之下,筆者才有幸在入院後第四天轉至6B的外科病房繼續治理。在此筆者特別鳴謝2B病房陳醫生的幫忙。
因為筆者曾住SARS懷疑病房,所以就算肺片及驗血報告顯示沒有問題,也要入住6B的單人隔離病房。在那天起,筆者才得到適當的治療。
原本筆者所有的住院保險保障,因為SARS問題而變得無用武之地,反而住院現金補助保險,才能發揮其保障效力,令筆者不禁啼笑皆非。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