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幼基金」神秘善長捐百萬<br>教育界募捐幫助死者子女

「護幼基金」神秘善長捐百萬
教育界募捐幫助死者子女

教育學院一位講師上月被非典型肺炎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他的妻子目前仍在醫院救治,生死未卜。事件引起了教育界的關注,正當他們商討如何幫助他遺下的三個孩子時,忽然想到其他死難者的孩子一樣也要援手。這樣在「教協」的牽頭下,十個教育團體發起了一個「教育界抗炎助人行動」,呼籲同業把部份薪酬或者三千元退稅款項捐出,幫助孩子們繼續學業。 記者:陳慧兒、黎國強、盧文烈、蔡朗清

【本報訊】繼商界在短短一天已經為非典型肺炎受難者籌到了一千七百萬善款後,由四位女高官以私人名義發起的「護幼教育基金」也有令人鼓舞的反應,善款增加至一百五十萬元。而教協則準備在全港學校均復課後,向八萬會員發信,希望他們加入「教育界抗炎助人行動」,捐錢助人。
教協會長張文光承認,向受「沙士」影響家庭伸出援手的工作反應較慢,就正如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形容,過去是忽略了病患者的需要。

籲捐退稅款項
教育界在失去一位同行之後,可謂痛定思痛,一共有十個教育團體一同當發起人,於本周成立了「教育抗炎助人行動」,其中包括香港教師會、香港教育學院講師協會、津貼小學議會等。
張文光稱,教育界的收入穩定,為了令更多人受惠,所以建議他們將十分之一的月薪或三千元退稅錢捐出。至於有關分配細節會稍後研究,現時,已獲多位知名人士答應出任督導委員。
另外,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李麗娟昨日出席一個酒會時表示:「護幼教育基金」兩日內已籌得一百五十萬元,其中一百萬元是由一名姓馮的人士捐贈。

一小童失雙親
她稱昨日探訪了兩名淘大花園死者的子女,兩人只得五至六歲,她們分別姓張及姓郭。其中一人屬新來港人士,來港不足兩年。她形容會面非常感人,兩人雖然因同樣感染非典型肺炎而病了二十多日,但現時已經康復,其中一人更念詩給她聽。「佢哋好精靈,好乖好聽話,兩個都係考第一嘅人馬,重話想讀大學,因為今次事件更加成為好朋友。」
李麗娟謂,當局會繼續接觸及探訪因肺炎而痛失父母的年幼子女,他們共有十多人,其中至少一人更同時失去雙親,基金主要用作有關兒童的教育經費,希望「照顧到佢哋十八歲」。

多個基督教團體昨發起運動,鼓勵市民消費,重整香港。
司徒世華攝

佛教護生會昨日舉行「海上放生法會」,超渡肺炎事件中的死者。
張家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