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讀者不會這麼快便忘記,在本周二期指結算當日,港股勁升300多點的情況,那些一直「揸」淡倉到最後一刻的炒家,真可能被挾到氣咳。
從本周公布的數字顯示,在期指結算前,4月期指的未平倉合約仍高達二萬多張,當中很大部份是持倉至結算當日(甚至最後一刻)才願意「平倉」,可見在前日港股勁升時,在高位被迫結算的投資者可能真不少。
另一方面,本周初恒生指數期貨的未平倉合約數量一度急增至82600多張,此乃近數年較為罕見的高水平,幸好期指於日前結算後,未平倉合約的數量已由82600餘張縮減至60000多張,反映早前未平倉合約的急增,很可能是因期指結算、新舊倉掉期所至。
但有一點卻不容忽視,就是期指的未平倉合約數量確慢慢地不斷增加,由去年平均4、5萬張,逐步增加至近期的平均60000多張,某程度顯示市場正醞釀一些行動。
不知各位可有察覺,在股票市場及期貨市場,不論市況好壞,這兩個市場經常有一些特定之成交量,這些較固定之交投量,「據聞」是來自一些對沖及套戥盤,當中可能是來自某些大股東。
這些大股東持有一定數量的藍籌股,基於控股權的因素,即使市況不佳,他們亦不會減持,以免被人有機會敵意收購及狙擊之類,因此他們可能會沽空一些期指,來為其投資組合作對沖風險之用。
此外,市場存在着不少機構投資者,他們經常會作一些對沖套戥策略,以一個相對較安全的方法,賺取為數相對不太高,但較穩定的利潤。
上述這兩類投資者,基本上構成期貨市場內的一定交投量,粗略估計,他們持倉的數量可能是期貨市場過往平均成交量的某個固定百分比。從這兩類投資者而來的對沖套戥盤是無方向性的,不存對股市看好或看淡。
好了,寫了這麼長,究竟想講甚麼?由於估計在期貨市場存在着為數不少的無方向對沖套戥盤,故當國際大鱷欲舞弄港股,將大市推高或「踩」低時,由他們真正策動的貨,並非如想像般高。好像近日期指的未平倉合約數量為六萬多張,當中是真正來自炒家看好或看淡後市的,其實為數並非太多。
大炒家們只須在市場造勢,營造氣氛,促使那些無方向的對沖盤,站在炒家的一方,這樣大炒家們僅須建立少量倉,便足以將大市舞高弄低。
據聞在恒指期權市場中,在某偏遠水平中較大的成交,對預測大市的高低位,效用不俗,但初學者宜注意,高低位並非期權較大成交的水平,此點留給大家自行思索。
最後,恒指由去年12月高位伸延下來的下降軌,暫處於8900至9000間,再加上50日平均線亦處8900水平,反映9000水平之阻力頗強,若短期無其他重大利好消息,相信不易衝破。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