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風景:這個總理不再偉大 - 董橋

小風景:這個總理不再偉大 - 董橋

 這個總理一身溫文,一身爾雅,像極了一個考第一名的苦學生,跟前任總理朱鎔基那一臉鐵鑄的強悍很不一樣。這個總理的國語發音也標準得教人擔心,擔心那個腔調跟歷來國共兩黨登上權力高峯的風雲人物的口音太不相同,竟然絲毫不帶象徵土霸和門第的鄉音。去年除夕,他以副總理身份到遼寧的阜新煤礦慰問在七百二十米深的礦井裏加班的礦工,跟他們一起吃年夜飯,聽起來更是溫情得教人有點不自在。然而,在那之前的一九九八年,他冒着長江大水的兇勢親臨九江抗洪第一線,在最危險的沙市分不分洪的時刻排掉眾議做了不顧身家性命的決定而保住了分洪區!那是半夜會流淚的總理讓人心裏踏實的魄力。

這個總理前兩天到曼谷出席東盟十國和中日韓首腦會議,短短行程裏出席了九次會談,九次第一時間跟守在一旁的記者談話,有一次談完了還向記者揮手說:「再見,回來有時間再說。」這個總理坦然流露出國族抱恙的憂心,坦然承認了自己所受的壓力很大,坦然借用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說是躺在床上常常忍不住流淚。那十四個字雖然算不得新穎算不得刻骨,由他在非典的慘雲和愁霧裏借來寄托他惶恐而堅毅的心情,畢竟是動人的。

 這個總理溫家寶果然體現了中國新領導正在落實的新聞改革政策:「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北京三月份政治局會議上已經討論過這項政策,下達各級黨委支持新聞界報道新聞的改革,第一步改掉領導動態和會議的報道,改掉套話連篇廢話連篇的鸚鵡學舌的新聞稿,《信報》上柳葉的<上海通信>甚至引用了大陸網上列舉的六七十句媒體慣見的套話:會議沒有不隆重的;閉幕沒有不勝利的;講話沒有不重要的;鼓掌沒有不熱烈的;完成沒有不圓滿的;成就沒有不巨大的;人心沒有不振奮的;領導沒有不微笑的;會談沒有不坦誠的;决策沒有不英明的;行動沒有不果斷的;形勢沒有不大好的;問題總是歷史造成的;擁護總是一致的…。

 這個總理和北京這個新領導層終於不要聽話的媒體,不要為當權者塗脂抹粉的媒體,也不要逢漢必壯、逢屍必艷、逢領導必偉大的媒體。在這新一屆領導層的領導之下,一國兩制那邊的那一制已經有了這樣深刻的省悟,一國兩制這邊的這一制還在甘甜的香夢之中:曼谷回來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首長問記者有沒有看《文匯報》:「我看到《文匯報》今天的報道說,總理注意到最近這段時間,香港的疫情趨於穩定,取得這個成績跟董建華為首的特區政府和香港各界對抗疫情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總理對我本人和對政府的支持其實是非常明確的。」那是說:特區政府總是董建華為首的;成績總是首長的;支持總是明確的:報紙總是文匯的;特首總是偉大的。
(圖)程十髮一九八四年《終南馴鬼圖》成扇


逢周一、三、五刊出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