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陸續入侵多個人流密集的社區,造成骨牌效應,疫區當中住着不少貧困家庭,他們為了防範隱形的「沙士」病毒,被迫在本已緊絀得很的家用中,騰出一筆額外開支購買消毒防疫用品及口罩,陷入逆境之中的「疫」境。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發起「支援弱勢社群抗炎行動」,撥款一百萬元購買抗炎包贈予全港約二萬二千個弱勢家庭,攜手抵禦病毒。
是次行動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統籌分發,共送出八十多萬個口罩、漂白水及洗手液各二萬多支,物資已分發到全港十八區共五十多個社聯的會員機構,再派發予受惠家庭,當中包括一萬八千二百個低收入及綜援家庭,三千八百位長者,每個家庭獲分發口罩至少足夠一周使用,另有六百毫升漂白水及五百毫升洗手液各一支。
「當在人多擠迫嘅地方中,戴好口罩坐車、購物、行商場……」記者甫進入其中一間負責分發防疫物資的機構--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的活動室內,便聽到中心職員帶領多位長者一邊拍掌、一邊高唱「齊防肺炎」歌曲。
八十二歲白髮蒼蒼的周婆婆,接過抗炎包後,她說:「因為我驚感染肺炎,已經有兩個禮拜冇出街,𠵱家有人送口罩畀我,出街有口罩戴,梗係安全好多。今日有咁多嘢派真係好開心!」
大半生從事工廠女工的周婆婆,其夫因病去世多年,退休後依靠生果金及積蓄維生,患有胃病及心臟病,需要定期覆診。她表示,近日使用的口罩大多是社區中心派發,此外,她亦沒有閒錢購買清潔家居的消毒用品。
另一位受惠的八十一歲長者麥伯,早年從事升降機維修工人,晚年依靠綜援金度日,經濟緊絀。患有風濕關節炎的他,不良於行。他坦言:「呢個袋入面有二十個口罩、一支漂白水同埋梘液,起碼要幾十蚊;自己都幾十歲,知道有人關心我哋老人覺得好安慰,呢次可以幫輕咗唔少開支。」
另一邊廂,該中心亦於葵涌石梨坑村派發抗炎包予二十多戶寮屋居民。該村大部份都是新移民及低收入的貧困戶。其中一名領取抗炎包的三十八歲陳女士,育有三女兩子,年齡八至十五歲。其四十八歲丈夫任職地盤散工,日薪雖有八百元,惟每月開工最多十天,一家七口常要望天打卦過活。她表示,自疫症爆發後,她需購買大量口罩及漂白水等清潔用品,致令家庭開支驟增。
「我已經買咗幾打口罩,我會揀啲平嘅買,五毫子一個,我知質素冇咁好,不過冇辦法。遲啲仔女復課,口罩用得重多,每人一日起碼兩個。」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業務總監(服務發展)崔碧珊表示,疫症令本港早已疲弱的經濟再受衝擊,不少家庭的經濟支柱陷入失業或停薪留職的困境,是次抗炎支援行動除了給予他們實際幫助。
蘋果基金自發起「支援弱勢社群抗炎行動」,獲各界捐口罩、漂白水等,另收讀者捐款逾三十四萬元,以繼續支持弱勢社群共同抗炎。
「支援弱勢社群抗炎行動」捐款編號:C0909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