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聯軍登陸法國了」<br>假新聞嘲美攻伊

「美英聯軍登陸法國了」
假新聞嘲美攻伊

「美國、英國和摩納哥部隊登陸法國了。希拉克號召法國人抵抗,但自己失蹤了……巴黎左岸地區爆發起義。」「美國有線新聞網絡片段顯示,美軍操向希拉克豪華的愛麗舍宮(ElyseePalace)了。」「英國首相貝理雅轟炸突襲諾曼第,乘『旋風』戰機返回倫敦時,戰機被『友火』擊落。」

軍事代號「大打屁股」
美國攻伊,法國反戰聲音響亮,華府聲言懲罰。模仿法國《世界報》(LeMonde)的諷刺報章《TheMonde》,周末在頭版以大字標題寫着「美英和摩納哥部隊登陸法國了」,接着以十六版篇幅詳述美英摩聯軍如何入侵,推翻法國總統希拉克,昂然進駐總統府愛麗舍宮,跟美英聯軍攻伊如出一轍。
「報道」謔稱希拉克是侯賽因的盟友,美國總統喬治布殊順着鷹派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意思,不理國務卿鮑威爾指攻法會引起國際反響,發動了代號「大打屁股」(BigSpanking)的攻法行動。
「大打屁股」行動一開始,希拉克即滿面于思發表全國電視演說:「憤起抵抗我們的美國朋友,這是我們的責任。」大聲疾呼後,他自己沒有了蹤影,躲進一條地下隧道。
其後,美軍進駐愛麗舍宮,如進駐侯賽因總統府一樣;攻佔舉世聞名的羅浮宮博物館時,他們以為這是市政廳;聯軍轟炸機又誤炸了聖米歇爾山(MontSaintMichel)建於中世紀的修道院;報道又指英國首相貝理雅被『友火』擊落,諷刺聯軍在伊拉克誤炸頻頻。

貝理雅被「友火」擊落
另一方面,庫爾德族在巴黎東面成立自治區;摩納哥軍隊就攻擊尼斯市,以換取聯合國安理會一個「小席位」。
戰爭結束後,喬治布殊發表演說,說侵略目的就是「要從希拉克、侯賽因這夥勢孤力弱、骯髒頑劣的集團手中,解放法國」。
《TheMonde》這十六頁「報道」,全部作假,但在在說明大西洋兩岸的美國和法國,今天吵得如何臉紅耳赤。出版商的發言人杜勒丹奴說:「我只是想揶揄美國,依照他們的策略,作出合乎邏輯的結論。」
路透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