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尼地城新海旁街一大廈,備受污水倒流所困擾,令衞生環境甚為惡劣,居民直斥政府部門進行渠務工程前規劃失當,未將工程範圍伸延,且渠管的容量又不足,令情況惡化。
「由舊年八月到𠵱家,一個月內有成半日子都係咁,啲污水係咁樣湧入大廈入面,真係好唔衞生!」感到投訴無門的陳先生居於堅尼地城新海旁街卿旺大廈,他亦為該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主席。由去年中開始,他與居民不斷向渠務署、環保署及食環署等政府部門反映要求協助,惟問題一直未能解決。
他說,自去年八月開始,堅尼地城新海旁街附近一帶,便經常出現污水由街道的坑渠去水位湧出的情況,污水甚至於卿旺大廈的渠口湧出,倒流在大廈範圍內。雖然每次持續數小時便獲清理,但坑渠湧出的污水令附近環境衞生大受影響。
他指出,以往各區的污水均是直接排出海,但自早年政府推出保護海水質素的新例後,政府分段進行中西區策略性排污工程,該區一帶的污水便改由支渠排放出卑路乍街主幹渠道作污水處理才排出海,但他直斥新制度置實際情況於不顧,「保護環境係好應該,但係喺未有做足足夠相應措施,就貿然將咁大量嘅污水轉去唔夠大嘅喉管,呢區近年人口大增,污水多咗好多,嗰啲喉管就已經用咗成廿幾卅年,老化晒,點解唔做好啲準備先呢?」
陳先生更指,新海旁街的鄰街吉席街,其公眾污水渠長期淤塞,更加速導致吉席街及士美菲路一帶的大廈污水未能順利排出,最終倒流入各大廈之內。
根據渠務署早前函覆中西區議員辦事處的文件指出,按合約所示,現時正在進行的渠務改善工程只限於山市街及卑路乍街交界,該署現正考慮將卑路乍街的污水改善工程,由山市街伸延至士美菲路街口,雖然工程預計可於短期內展開,最快要到明年底才能竣工。
「咁我哋呢年幾點算?唔通日日等住通渠?就算佢整到去士美菲路,都未算解決到問題,一日唔換晒吉席街啲喉管,問題就唔能夠徹底根治。最荒謬嘅係,呢個工程根本撥款不足,渠務署想繼續申請撥款將排污改善工程延至士美菲路吉席街,但一直未批到,搞到𠵱家半天吊!」
渠務署回覆本報查詢指出,現時吉席街之污水經士美菲路支渠排放出卑路乍街主幹渠道,污水流速未能保持乃因污水有油垢及固體物積聚於渠道中,使到個別大廈的渠道因細小或處於低位置,便容易引起渠水不能順暢排放。
渠務署已考慮多個可行方案,而短期改善措施包括增加清洗渠道次數,以減少污水的油垢及固體物積聚阻慢污水排放。長期改善措施則包括正進行的中西區渠務改善工程,新的渠管容量更大,排污水功能將會大為改善。渠務署現正考慮將工程範圍伸延至士美菲路,並配合上環污水泵房改善工程;該署並將繼續申請撥款,更換吉席街一帶渠管,以徹底解決問題。 (○四二三二五)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