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主動出擊支援死難者家人 - 盧峯

蘋論:主動出擊支援死難者家人 - 盧峯

到昨天為止,共有一百五十名市民死於非典型肺炎。
從政府的統計資料來看,一百五十不是非典型肺炎芸芸統計數字中的一個,但實際上這絕不僅是一個數字,它代表的是一百五十個讓人心酸的故事、是一百五十個家庭離散、至親永訣的悲劇。

面對沉重精神壓力
跟其他嚴重病症不同,非典型肺炎由於傳染性甚高,病者從發病開始已受到隔離,不能再跟親友會面,只能獨個兒面對「炎魔」的煎熬;即使到病者情況惡化甚至在彌留階段,家人、親友也沒有機會跟病者訣別。也就是說,這一百五十人只能孤孤單單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這怎不讓人心酸難過呢?
死者固然難受,死者的家人同樣非常難過。試想想一個原來好端端的家庭、原來健康愉快的家庭,只因為偶然到醫院探病又或是因為大廈受病毒污染,便變得支離破碎。子女失去父母、妻子失去丈夫、丈夫失去妻子……。
突然間,這些家庭既要面對失去至親、失去家庭支柱之苦,更要面對未來沉重的生活及精神壓力。這怎不教他們透不過氣來呢?

考慮動用賑災基金
我們認為,這些非典型肺炎死難者的家人是需要特別的支援、特別的幫助的。
現時個別死難者的朋友、同事自發組織一些籌款或支援行動,希望減輕受難家庭的苦況,我們認為這樣的行動是值得支持的。但除此以外,我們更希望特區政府、社會服務團體能推出有針對性的支援措施及服務,協助這些家庭度過難關。
例如提供適時的心理輔導服務,協助家人處理即時的情緒及心理波動,減輕他們的精神壓力;例如特別為有長者或兒童的受難家庭提供老人照顧或幼兒照顧服務,甚至為這些家庭提供短期的家務助理人員,以減輕這些家庭的生活壓力。
此外,特區政府既然設有賑災基金,用以賑濟海外地區受天災影響的災民。我們認為,特區政府大可考慮從基金中撥出部份,作為賑濟今次非典型肺炎瘟疫的特別撫恤金,讓受難家庭申請,以協助他們解決經濟上的燃眉之急。
應該看到,今次非典型肺炎是香港前所未見的瘟疫,對在今次瘟疫中受創最深的家庭及市民提供額外的支援實在是理所當然的。
(圖)對疫症死難者家人作精神上的支持外,政府還應給予實質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