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樓、零售都係少人幫襯啫,唔係冇生意;我哋係冇呀!」一間學習中心的負責人邵小姐說,自爆發非典型肺炎以來,其學習中心的收入大跌八成多,但「政府救市措施完全冇納入我哋」。專辦遊戲小組(Playgroup)的中心打擊更大,即使有一、兩名學生上課也開不成班,幾乎停課以來都做不成生意。
剛於五個月前在將軍澳開辦一間學習中心教授音樂、繪畫等課程的邵小姐說:「初初爆發非典型肺炎時,我哋嘅學生已經少咗;一停課,就完全係零」;每個月中心基本開銷達四至五萬元,單是租金便要三萬。
她指出,原本有八、九十個學生,現時疫情稍為紓緩,個別有十來位學生上課,但差不多都是一對一的「蝕本」教授;她擔心日後小學復課後要趕進度,學生未必回流,七、八月的「黃金檔期」又受延遲放暑假影響,「𠵱家(心情)都幾down」。
由多間補習社組成的香港私立教育機構聯會表示,現時業內正面臨嚴重的財政困難,「政府對我哋有好嚴格嘅規管,但係救市就冇我哋份」,認為並不公平,要求政府放寬每次只可收一個月學費的規定。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