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段時間,香港是一個很易賺錢的地方,但來得易,走也快。有些當年意氣風發的人,在經濟泡沫爆破後便不能東山再起,有些人餐餐魚翅撈飯的時候,有些人也許只是默默耕耘,但他們的實幹拼搏精神,卻是讓他們一直倒不下的原因。今次示範全新兩款餃子的陳生陳太,便是當中的代表。
記者:謝翠玲 攝影:伍慶泉 示範:春和樓餃子老闆陳生陳太
地址:紅磡黃埔花園第八期螢幕圈蔡瀾美食坊一樓109號舖(31522180)
逢星期一至三、五刊出
這間餃子店,我其實一直也有幫襯,對他們的鎮店招牌「齊齊餃」最鍾情,不過老闆跟老闆娘陳氏夫婦倒是初次碰面,跟陳生問起,才知原來今次作示範的黃埔店是分店,開了接近三年,而油麻地店則是「徇眾要求」下,由旺角搬到油麻地。
咩話?徇眾要求?聽起來好像有點不可一世,但其實陳生說起這個搬遷原因時,沒有不可一世的態度,相反是一種踏實滿足的感覺。陳生笑說就是因為經常被顧客投訴旺角店地方太細,不能多帶朋友來,於是幾經找尋下,便找到油麻地那地點,客人可以坐得舒服啲!
十多年前,做廚房出身的陳生要創業搞小生意,便靠着跟山東人學來的做餃子心得和手藝,同太太開了一個餃子店,賣的是傳統的山東餃子,口味也是傳統的十來種而已。
陳生負責廚房所有工夫,陳太便負責樓面招呼打理,可是別以為店舖人少便會不方便,兩人可是有超效率,陳生說那時廚房只有他一人,但因為他做事企理,試過有衞生幫來突擊檢查時,懷疑他有人通風報信,因為他收拾得太乾淨!
那時因為店子小,跟客人的關係很密切,好像十多年前,香港不流行吃餃子,通常來吃的是女客人,陳太說便曾見過有情侶來吃東西,男的可以眼光光坐着看女朋友吃而自己不點食物,但當然現在已沒有這種事了;又例如試過有幾個練完波便來吃餃子的細路,大口氣說店中辣餃不辣,挑戰老闆要辣一點的,結果吃不了幾隻便猛飲汽水,從此不敢大口氣。陳生陳太說,種種不大不小的記憶,也就成了今天不斷求變的創作力量。
店中的創作,都是因應時令有所變化,例如這個全新創作的葫蘆瓜餃,葫蘆瓜味道甜而清淡,既要保持清淡口味,但又不會太味寡,陳生最後憑着多年經驗,終於搜尋出帶有強烈香氣的唐芹,配以少量的瘦肉來突出瓜的清甜。
葫蘆瓜半條、瘦肉適量、唐芹少許、餃子皮適量
既然是新創的餃子,便給兩位客人品評一下:
這個是甜食的餃子,陳生說他的店在以前有賣過甜餃,在夏天來臨之時,他便想到何不以水果作餃子的餡料,於是他又想到這個以香蕉和木瓜兩種適合夏天食用的水果作餡,再配上糖水同食,可以作飯後甜品。
香蕉1隻、木瓜(跟香蕉同份量)、麻醬1湯匙、餃子皮適量、椰汁、花奶、糖水各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