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出街都要戴住個鬼面罩,真的不知道要戴到何年何月了。長時間戴住面罩,塊面已經開始投訴,原本標致的面上突然長滿紅紅的粒粒,再加上那些痘痘,的確可惡到極點。要對付這些戴口罩的後遺症,食療和天然療法都可以幫到你,想除下口罩後也可以靚樣示人,絕對無問題!
記者:區佩嫦 攝影:陳智良 Model:Angel(FromDreamDestination)
Make-up:Cherry(FromDreamDestination)
鳴謝:陸宏隆醫生、中醫師林顯增博士
逢星期一至五刊出
長期戴住口罩,皮膚脆弱的人特別容易皮膚敏感,點解?全因戴着口罩後,呼出的熱空氣不能排出,反被困在口罩之內,而口罩內的溫度上升,很容易令鼻孔內及進食後殘留在嘴唇的細菌滋生,加上說話時會弄濕口罩,皮膚很容易受感染,出現濕疹等皮膚問題。至於部份人因為戴着口罩,其毛孔及皮脂腺遭阻塞,粉刺、黑頭甚至暗瘡便叢生。
要對付皮膚敏感及暗瘡的問題,搽敏感藥膏完全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中藥以調理為主,配以天然的外敷雖然效果較慢,不過勝在治標又治本。
自從口罩成為上街的必需品後,的確多了不少人因為皮膚敏感而往醫生處求診,陸宏隆醫生指出,要解決因口罩而引起的皮膚敏感問題,最折衷的方法便是減少戴口罩的時間,好似在人少、戶外的地方,便可毋須佩戴口罩,或者當感到悶侷時,便將口罩除下唞唞氣。另外,保持皮膚清潔亦可減少敏感問題,若打算多洗面以加強清潔的話,可能會引致皮膚太乾或頻密洗擦而加劇過敏現象,還是適可而止。若問題太嚴重,應往求醫。
以中醫角度而言,皮膚敏感發炎是肺熱,加上皮膚受刺激所致,要解決敏感,甚至暗瘡問題,可以清熱解毒的綠豆作主要材料,配上同樣清瀉胃火的荷葉及枇杷葉,可清肺熱,這藥療更是預防肺炎的食療之一。每日一次,連服7至10日便可見效。
材料:綠豆20克、枇杷葉9克、荷葉9克、白糖及水適量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後,放入煲內煲大約30分鐘即可。
另一款治療敏感的藥療是這味當歸生地水,這藥療能活血解熱,當中以當歸效用最好,具有活血、滋潤皮膚的功效,加上其他能解熱毒、鎮靜的中藥。每日一次,大約3日可見效,不過服後若感不適,宜暫停服用。
材料:當歸2克、生地2克、防風3克、荊芥3克、知母2克、蟬蛻3克、甘草1克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後用五碗水煮成一碗水服用便可。
除了飲中藥,不妨以天然的藥材製成面膜敷面,以紓緩暗瘡引起的不適。中藥中的皂角刺具解毒、祛風、殺菌的作用,只要將皂角刺及米醋同煮,煎成濃汁,然後用來洗面,夠晒簡單又天然。
材料:皂角刺30克,米醋100克
製法:將材料濃煎,棄渣取汁。
蘆薈是最佳的鎮靜、解毒、抗菌的天然食品,將蘆薈汁液溝蒸餾水,然後當作化妝水般使用,可治療出現紅疹的皮膚,同時還可改善粉刺及粗糙皮膚,一舉兩得。
材料:將蘆薈去皮取汁,以1:1的比例加入蒸餾水。
戴了多天口罩,雖然還未長出暗瘡,不過最好還是徹底清潔皮膚的污垢,避免長出粉刺暗瘡等。用燕麥面膜原來效果不錯,只要每次敷面10分鐘後用水清洗,便可清除油脂及黑頭,預防長出暗瘡。
材料:燕麥約2茶匙、蛋白1隻、蜂蜜2茶匙、水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