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顯示,九成受訪的本地企業預期非典型肺炎將導致今年營業額減少5%至50%,但本港上月出口則不受肺炎衝擊,升逾15%。
出口信用保險商科法斯於本月2日至16日訪問了153家本地企業,結果顯示92%的受訪企業,預計收入受疫症影響而下跌。有近12%的受訪企業表示,由於加強了清潔工作及為員工提供口罩,令行政費用上升10%至30%。不過,只有9%受訪企業表示其客戶及定單數目明顯減少,反映疫症對出口商的影響,不及服務及零售業。
另外,大部份受訪企業雖然關注疫症對業務的影響,但當中只有5%的採取了實際行動將影響降低,包括利用電子設備進行通訊及宣傳產品和服務、削減工資及要求減租。有些出口商更提前將貨物付運予客戶,避免突發因素令交貨日期延誤。
科法斯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畢理察表示,調查反映香港企業在風險管理,特別對處理大型危機的警覺性不足。為確保業務正常運作,企業應訂立緊急應變計劃,以備員工一旦患上肺炎時,可重新安排工作流程及編配人手。雖然有迹象顯示疫症在港逐漸受控制,但他相信本港經濟在未來數月仍會持續放緩,企業須密切留意本地買家的付款表現以減低拖欠風險。
另外,統計處公布,今年3月份轉口與港產品出口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達1431億元,較去年同期升15.4%。政府發言人指出,期內出口持續顯著上升,主要是輸往東亞市場的貨物出口仍然強勁;其中轉口貨值為1338億元,升17.5%;而港產品出口貨值為93億元,跌8.4%;至於商品進口貨值為1542億元,上升14.6%。貿易逆差為111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