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做過電影美工,馮小剛早期的作品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明顯地滲透着唯美主義。他利用色彩、光線乃至音樂,把畫面搞得極其精緻、完美,猶如文藝復興時期那些不朽的名畫。那個時候,和所有的大陸電影人一樣,馮對影視市場的佔有意識並不強烈。《遭遇激情》是他跟別人聯合編導的第一部作品,後被夏剛拍成電影,影片獲得了金雞獎最佳編劇等四項提名。但真正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的,還是他與王朔聯合編劇的電視系列劇《編輯部的故事》。在這部22集的電視劇中,馮和王兩人的語言搞笑能力通過葛優等喜劇演員的表演,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使該劇成為當年大陸的收視之最。
1992年,他再次與人合作寫了電影劇本《大撒把》,搬上銀幕後,又獲第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等五項提名。1994年,他又當上導演,處女作還是根據王朔小說改編的言情劇《永失我愛》。
但這些小打小鬧還不足以讓馮成為「中國活寶」。1998年春節期間,馮小剛導演的大陸第一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推出,當即叫好又叫座,馮賺了個盆滿缽滿,並使他堅定了走商業電影之路的決心,連續幾年,他又推出了《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大腕》等賀歲片,連埋那部探討婚外戀的《一聲歎息》,馮的每一部電影都獲得了空前的票房,他也成了大陸當之無愧的「賀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