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會以為,股息的高低,與公司的盈利多少有着直接關係。但事實上,股息派送的多與少,與公司的「現金流」及日後發展步伐有關。
國泰(293)考慮更改派發股息建議的消息,引來市場頗大的迴響。由於近年投資氣氛不佳,投資者對股息的高低特別敏感,因此,今次國泰事件,不單影響其股價表現,而且令投資者對有關股息的事宜特別留意。
若從一個較基本角度去分析股票,大家可能會集中看兩大因素:盈利的增長和股息的高低。
由於過往股市暢旺,投資者大多只着眼前者的表現,原因是盈利的增長能夠直接帶動股價向上,是最直接最快令投資增值的途徑,因而往往對後者忽視。
時移世易,近年股市易跌難升,投資者開始意識到股息的重要。不少人會以為,股息的高低,與公司的盈利多少有着直接關係。但事實上,股息派送的多與少,與公司的「現金流」及日後發展步伐有關。
先就前者而言,一家上市公司必須要保留一些現金作不時之需。根據過往經驗,一些穩健而又有定期派送股息,通常會派送1/3至2/3的公司現金作股息,其餘的則留作發展用途。然而,有時候若果派息過高只會影響公司日後業務發展,長遠而言對股價並非有利。因此,當大家買高息股時,必須留意兩方面:第一就是高息背後的原因。若果某公司連年保持平穩的派送高息,則不妨以股息作投資參考指標。但假如公司因缺乏其他出路而向股東「慷慨」,則宜小心了;第二就是宣布派送股息建議日期與真正發放股息實質日期的差距。這點是投資者鮮有留意的。但事實上卻非常重要。原因是股東大會擬定的股息是「建議」,並非是一個「保證」。
好像有些二三線股的實質股息派送日期與宣布日期相差達二三個月。以過往經驗,投資氣氛並非太差時,更改所擬定股息的機會很微,投資者就會順理成章將「建議」視為「保證」。今次國泰事件的發生,加上本地不少上市公司發出盈利警告,相信相類似事件會陸續出現。因此,若果大家買入一些股份作收息之用,但距離派送股息尚有一段時間,則必須留意有關股份會否受近日環境的影響了。
另外,藉着今次經驗,亦希望大家日後分析上市公司時,多加注意現金流的重要性。過往一些三四線股,一旦遇到公司有項目要發展時,若手頭現金不足或銀行借貸成本較高,仍可以透過發新股或批股集資。但以目前投資環境,相信並非易事。因此,現金對這些公司更形重要。換句話說,一向派送高息的中小型上市公司,預計其股息有機會向下調,以留着較多現金作不時之需。所以投資者參與買賣時,不應再以過去派息表現作為基準,反而要着眼於疫症對其業務有多大打擊。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