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諺有云:「打不過人家,就加入他們吧。」法國和德國不滿美國搞單邊主義,既親美又重視歐洲的英相貝理雅公開呼籲:要令美國不再獨斷獨行,像在伊拉克問題上大力反戰抗美不是辦法,應使歐美結成一股「一極力量」(onepolarpower)。
「我不想歐洲和美國對抗……我認為這是危險和會令局勢不穩的。」貝理雅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說,「我不想再次看到歐洲或美國的重大戰略利益遇到威脅時,不互相幫助」;「我們需要一股包含歐美戰略夥伴關係的單極力量」。
「有些人想要一個所謂多極世界,有多個不同的權力中心,我卻認為這很快就會演變成多個互相敵對的權力中心。」他說:「那些擔心美國搞所謂單邊主義的人要知道,最快促成這種情況出現的,是跟美國搞敵對的另一極力量。」
《金融時報》認為,貝理雅這番話是要說給法國總統希拉克聽,呼籲他勿再想着要歐洲抗衡美國。該篇頭版報道的標題是:「貝理雅就歐洲未來警告希拉克」。
對於美國可能懲罰屢在伊拉克問題上抬槓的法國,貝理雅說:「我對懲罰別國沒有興趣,但我認為美歐關係,以至歐洲內部對這跨大西洋聯盟的態度,均有問題需要解決。」
該報周一刊登的民意調查顯示,五成半英國人認為法國是他們「最不可靠的盟友」,七成三認為美國是「最可靠的盟友」,認為對歐關係比對美關係重要的人,亦由去年的五成跌至四成二。
貝理雅雖堅持英美必須共同進退,但強調歐洲對英國的關係很重要:「歐洲是自家門口最重要的戰略聯盟,從這聯盟抽身而去,無疑是自斷一臂。」
英國《每日電訊報》周一披露,他們在伊拉克外交部廢墟中找到一批文件,顯示法國三年前與伊拉克特工勾結,妨礙反對侯賽因的人權組織Indict在巴黎開會。
文件顯示,Indict在二○○○年四月十四日在巴黎一間酒店開會,法國司法和內政部尋求法律途徑阻止,更不批簽證,阻撓伊拉克反對派出席。不過,傳媒當時亦沒有報道有關會議。
除了法國,德美關係也因為伊拉克問題弄僵。《金融時報》德國版周一報道,美卿鮑威爾五月中訪俄羅斯、保加利亞和格魯吉亞時,會順道訪問柏林,尋求改善兩國關係。
法國、德國、比利時及盧森堡今日在布魯塞爾開會,商討成立獨立的歐盟軍事聯盟,抗衡美國領導的北約。
總理拉法蘭上周訪華,邀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六月八國峯會,謀落實六年前簽署的全面夥伴關係框架協議。
法國外長德維爾潘下月出訪中東,國防部長阿利奧─瑪麗周末訪問俄羅斯和印度,鞏固友好關係。
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