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元 - 區樂民

十六元 - 區樂民

早上返抵專科門診,記掛着一個病人的情況,便走進登記處翻閱報告。組織檢驗確定腫瘤屬良性,真好!
職員正為一個男病人辦手續,他五十多歲,頭髮斑白,皮膚曬成古銅,穿着殘舊的運動衣和不稱身的牛仔褲。他把登記費放在玻璃窗下的小洞。
「對不起,」職員說:「還欠十六元。」
「不是四十四元嗎?」他問。
「四月一日調整了收費,」職員解釋:「以前是四十四,現在六十。」她又指指牆上的通告。
病人嘆了一聲,搖搖頭,從褲袋掏出一把輔幣,小心翼翼地數着,點算了一遍,不放心,再數一遍,才交給職員。他那無奈的神情,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
不過是十六元,到餐廳喝一杯紅茶也可能不夠結帳的數目,對他來說,是何等的重要,需要為此詢問、嘆息、搖頭、細數。
他的一雙手頗粗糙,該不是懶惰人,已走過人生的大半,仍為十六元惆悵;他每天過着怎樣的生活?
一整天,陽光普照,但我的心,陰陰暗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