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對弈:董建華應悔不當初 - 王岸然

政法對弈:董建華應悔不當初 - 王岸然

非典型肺炎之疫遠未成為過去,似乎已經有人急不及待,希望秋前算帳,希望提前趕董建華下台。政治是殘酷的,歷史是無情的,一個不知進退的人,理當苦果自嘗,怨不了人。筆者從來堅信董建華不應,亦不能完成第二任任期,今天的形勢,是左中右,上中下都不希望他做下去,情況對他已經極為不利,他的從政,是以君子始,小人終,不必蓋棺,可以早下定論。

王岸然

事後孔明,人人會做,筆者倒想問問今天在背後倒董的有勢力人士,當初為何要挺他,支持他連任?筆者也要問到今天還不敢打正旗號倒董的民主派人士,你們為何總是與商界及左派的小人一樣,只知見風駛𢃇,跟風做事?還有沒有作為政治人物的一點理想,還是只求在這場權術遊戲之內有個位置,做個尊貴的議員,就心滿意足?
結果是,香港完了,大家都悔不當初,為何要讓一個明顯是能力不足的人連任做特首,就因為他是中國第一號人物前江主席力保的人物,於是勢利小人,個個跟風,保他過關,為他護航,當中包括今天忽然打倒昨天的自己,加入倒董行列的才子。

為保連任惡行昭彰
不必太高興,只要政治風向一變,倒董的人又會想出種種理由,為這把爛泥開脫,想出種種理由,續加以扶持。這才是中國幾千年政治奴性的DNA所在。口齒不清的大班,惡形惡相的毓民,罵盡所有官員,每一項政策,討盡了小市民的歡心,卻不會再進一步,呼籲港人走到街上,高聲抗議,大聲呼喝,以人民的直接力量,要迫他下台,趕他下台。
因為大家都是聰明人,大家都明白遊戲如何玩,底線在哪裏,所以他們不會,對中國政治DNA深有認識的才子更加不會,各大媒介負責揸筆的人也不會。但當政治風向一轉,胡主席有意換馬之時呢?筆者保證所有人都會倒董爭先恐後,義不容辭。而這一天,正漸行漸近。
那一天到臨之時,董建華會悔不當初。回顧這短短幾年的歷史,董建華不知可有悔意?他的被選過程,在第一任而言,雖然是小圈子選舉,但他的民望,確是高於當時的吳光正及楊鐵樑二人,是有民意支持。他當政頭四年,是毀譽參半,這還是因為他被公務員半架空的結果。前年這個時間,他為討好中央而不問是非,迫害法輪功,稱之為「邪教」,繼而迫走陳方安生,扶植梁錦松,筆者已感覺到他是有意爭取連任,對他有限的好感,一掃而空。當時的評語,是他已經從一個本來是謙謙君子的長者,淪落為無恥政客,一個玩弄權術,無所不為的政客。後來他為保護自己能當選連任的種種手段惡行,大家記憶猶新,不必再述了。

後悔者豈只董一人
董建華真有落台之時,是港人的功勞嗎?是港人的民意有發揮作用嗎?是港人的人民力量的結果嗎?全部都不是,只是中國式改朝換代,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結果。那又有甚麼值得高興自豪?又何來社會的團結及凝聚力?將來一部描述香港如何由盛而衰的歷史書寫到這一段時間之時,悔不當初者,又豈只有董建華自己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