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以前任性反叛、一度與父母決裂的阿倩,自從身為人母之後,終感受到父母的恩情。阿倩眼見年老雙親體弱多病,乏人照顧,遂向房屋署申請調遷至父母住處附近,已獲批准,惜無法籌措一筆搬遷費。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即時撥款予阿倩,減輕其負擔。
年僅二十四歲的阿倩,毫不隱瞞自己過往一段反叛歲月。她對記者表示,自幼與家人關係疏離,不僅讀書不成,還任意妄為,父母對她可算「死心」。中三畢業後她任職售貨員,離開父母,在外居住,雙方一度斷絕來往。
其後,阿倩認識了一名較她年長十年的男子,並且珠胎暗結,惟當阿倩熱切期待小生命來臨時,男友卻離她而去。「當我話畀佢知有咗之後,佢咩都冇表示,亦冇話會負責,跟住大家就分開咗。直至個女滿月,我打電話去問佢喺唔喺張出世紙上面簽名,同埋叫佢嚟睇吓個女,佢都冇出現。」阿倩淡淡地說。其女兒阿璇今年已經五歲,就讀幼稚園高班,至今從未見過生父一面。「個女三歲就識問爸爸喺邊,我都冇解釋畀佢聽點解。」
養兒方知父母恩,已為人母的阿倩想及以往種種不孝行徑,深感悔咎,加上當年母親知道她誕下阿璇後,不僅沒有責備她,反而每天長途跋涉拿湯水給她調理身體,母女終於重修舊好。
重拾曾經失去的親情,令阿倩學懂珍惜,惟她與女兒居於將軍澳,父母則於觀塘居住,雖然大家只有一程車的距離,惟在經濟緊絀的前提下,雙方平日鮮有見面,只以電話聯絡。「我攞綜援固然要慳,一來一回車錢都唔少,佢哋又退休冇收入。我搬咗嚟幾年,阿爸阿媽都只係嚟過一次。」阿倩表示,父母年事已高,父親早年因工傷及腰骨,母親又患靜脈曲張,兩人行動不便,故她早前向房屋署申請遷往觀塘公屋,已獲批准。
「以前自己曳,對佢哋好衰,令到自己好似冇咗父母咁,𠵱家我真係好想報答番佢哋。我雖然冇本事供養佢哋,但住得近啲,起碼我可以日日幫佢哋買餸,佢哋住緊嘅唐樓冇𨋢,出入都要行幾層樓梯好辛苦。」阿倩說。
按照現行綜援制度,單親家庭不會獲發搬遷津貼,面對突如其來的開支,阿倩彷徨不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即時撥款八千元予她應急。
捐款編號:C0905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