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測溫儀受冷待不氣餒

研製測溫儀受冷待不氣餒

誰說醫生一定在醫院內看症,理大建築及房地產系助理教授曾偉藩也稱得上是個醫生,只是,讓他「看症」的,是一棟棟的建築物,他不斷研究新科技,替香港的樓宇「診症」,檢查一下它們的安全及穩定性,是一名「樓宇醫生」!但這回醫生不「醫」樓,卻發明了測溫計,為抗炎努力!

再有新發明
上星期,他主動向政府提供「紅外線熱像探測器」。只是對他的發明不屑一顧的港府,選擇向深圳求助。他沒有氣餒,更加與研究員改良發明,幾日間,又研製出另一款溫度計!
被無視的感覺他不願多提,只覺得該盡點力為港人做事。數日來徹夜不眠的成果,是這部「單點式紅外線溫度計」,我更有幸成為第一個使用者。這個全自動的測溫儀器,利用紅外線接收功能探測每個人額頭的溫度,並可印在紀錄卡上。「機場及羅湖口岸最需要這設備,政府用深圳那款紅外線感應機,是人排隊過關時,用感應方法測體溫,人人高矮不同,你測到額頭,我測到手臂,結果成疑。」曾教授的理據正確與否,我這門外漢不得而知,而事實是,正式投入使用的深圳測溫儀,一小時內就響足三十八次,要再用人手探熱補救。

但願心血沒白費
今次,他選擇直接向傳媒披露新科技,也不向政府提意見,是對政府心淡?「我們做研究,當然想發明出來的科技,可以用在社會上,但政府不接納,惟有自己想辦法!我覺得傳媒是最有力的渠道!」果然,上星期曾在報章上表達不滿的他,現在每天都收到二十個以上的查詢,不少是學校打來尋求協助。但願這回曾博士的耕耘不會再白費!

記者:梁佩芬 攝影:伍慶泉

親身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