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跌市中找利好因素

實戰理論:跌市中找利好因素

上周港股表現續弱,恒指最終雖能險守8400點,但從期指走勢及轉倉情況看,不排除在未來一周指數會跌破此一支持位,下試8200點水平。從上周之未平倉合約變化分析,周四及周五公布之四月份未平倉合約分別為59272張及51566張,反映大戶並未有大手平倉,直至周五當日,距離結算日只有兩天,指數跌穿8400點之時,期指成交量才見大幅上升,四月份42771張、五月份30309張。這正啟示出下周期指結算日前後,大戶㩒低指數結算的機會極濃。
過去兩周筆者認為大市只是處於8400-9000點波幅之上落市,反彈之機會極大,但從近數日之走勢觀察,兼且遇上期指結算期近,從大戶轉倉情況去揣測,筆者對以上之波幅略作修訂,不排除恒指會進一步下試8200點水平;此乃對指數低位預測之修訂,但大前提看大市反彈之方向未變。為何筆者在市場一面倒看淡的情況下仍然這般看好呢?主要的理由上周已略作論述,而此等因素在去周的變化當中,更進一步配合筆者的預期方向,何解?首先,地產股在去周四和周五大市見近期最低位之時,已明顯表現出優於大市的情況。上周之跌主要是受銀行股特別是滙控(005)的拖累。跌到滙控通常就是跌浪尾聲。上周外圍市造好但港股也不能造好,表面上是弱勢之表現,但由於涉及到期指結算之技術因素,故不可就此認為港股沒有反彈回升之機會。

人人沽貨誰接貨?
筆者的實戰理論經常強調要在跌市中留意及找出隱蔽的利好因素,不要被市場牽着鼻子走,看見指數屢試新低便認定沒有反彈回升的機會。不要因為基本因素中長線看淡,便覺得短期市況一定要必跌無異。若人人皆知消息是向淡的話,便沒有人會入市買貨,那麼沽家又如何可以有對手呢?
大戶的淡倉一定是在人人皆信大市會升之時才可以建立,絕不是在人人看淡之時去囤積的。當人人看淡之時便是指數跌至最低位之時,更是最容易以最好的價位平淡倉獲利之時。只要有平淡倉的動作出現,市況便會即時回升,這便是發生技術反彈之時。
非典型肺炎對香港所帶來經濟的打擊已成事實,中線向淡的情況揮之不去,故筆者相信反彈回升之後,市況還是會回落的。至於講到利好大市回升之原因,主要是疫情之蔓延情況已沒有早前般嚴重,淘大花園的集體感染情況並未再出現,加上康復出院之人數已逐漸多於受感染人數,而世界衞生組織亦考慮取消香港的旅遊警告,相信經過了這一段適應期,再配合政府的紓困措施,短期內的過份憂慮及悲觀情緒應可得到紓緩。
策略上,仍未入市者可考慮於期指結算內投入第一注資金博反彈。若早於上周在8400-8500入市者,可考慮於8000點-8200點附近溝貨,反彈目標第一站8500,第二站8800。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