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業自救抗炎

百業自救抗炎

「千呼萬喚始出來」,政府上周三公布總值118億元的救市措施,其中對四大重災行業(即旅遊、零售、飲食及娛樂等行業)提供最多的財政支援,冀望將非典型肺炎事件對它們的影響減少,但上述業界在消息公布後似乎掌聲不多,怨氣未消。其實,面對如此嚴峻的逆境,行業自救的作用可能更大。本報訪問了四個行業多間公司,了解他們的自救之道。綜合而言,除減價外,提升本身服務,以吸引客戶回流,似乎是另一個的選擇。 記者:劉碧思、高淑嫻、陳健文、范國忠

航空公司減價推動外遊
非典型肺炎嚇走海外及本地旅客,航空公司首當其衝,乘客量急降,國泰及港龍航空削減航班及成本外,亦積極商討合作,「度橋」自救,希望推動本地人外遊。據悉,國泰航空籌劃本地「黃金月」,以本土消費單據換取一萬張「超平」機票,藉此推動本地消費及載客率。另外,內地航空公司如中國國際航空及東方航空,則推出價錢低於國內航班的機票來往港京及港滬兩航線,藉以吸引乘客。
航空業人士解釋,世界衞生組織一日不刪除香港的旅遊警告,都不是向海外旅客推廣香港的時機,反而推動港人外遊更易見到成效。
業內人士坦言,航空公司曾考慮送機票,但旅客主要擔心染病而不敢來港和外遊,故降低票價無補於事。

酒店入住率急跌
酒店行業方面,美麗華集團市務及公關傳訊總監周韻琴則表示,自3月下旬爆發疫症後,旗下4星級酒店現時入住率較3月份下跌七至八成;該集團正考慮不同方案刺激入住率。
新鴻基地產(016)旗下帝京酒店發言人表示,集團旗下兩家酒店包括太子帝京及沙田帝都酒店,今年復活節假期的房間入住率,較去年同期下跌約九成,現時入住率僅逾一成。她指出,面對的問題並非房價高低與否,而是根本沒有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