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行業十項全能救市

飲食行業十項全能救市

政府公布一系列的救市方案,對中式餐飲業界而言可說是杯水車薪,立時惹來不滿之聲,既然等人打救無望,業界又如何自救呢?部份酒樓採取大幅減價吸客,有些則關門大吉,但更多選擇加強本身的潔淨措施,以挽回消費者信心。
代表飲食界的立法會議員張宇人發起,八大飲食商會日前聯手推出「十項全能活動」,希望重拾食客信心,爭取營業額,以免更多食肆倒閉。香港飲食管理集團(688)董事兼財務總監黃翠瑜便表示,將積極支持這項活動。

團結業界勝割價待斃
所謂抗炎十項全能活動,包括:設火酒機或酒精清潔液、火酒紙巾供顧客清潔;提供公筷、公匙和公叉、消毒食具或使用即棄筷子;以即棄乾?濕紙巾代替毛巾、洗手間設皂液、抹手紙巾或吹風機;每日兩次消毒地板或在門口放置消毒水、每小時清潔洗手間一次;員工每日上班要探熱、戴口罩。
黃氏說,早在肺炎事件爆發後,除了九龍灣店因位於災情最重的淘大花園,須推出八折收費推廣外,其他分店即使業務急跌,亦沒用減價方式吸引客戶,只着重加強清潔,寧願將資源投放在提升潔淨度上,勝於掀起割喉式減價戰,因為該公司深信「香港人鍾意出街食飯」,同時假設事件只會歷時3個月,8月便可回復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