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紓眼前困境 寧減退休保障<br>千人參與大遊行促停積金

急紓眼前困境 寧減退休保障
千人參與大遊行促停積金

特區政府對付經濟不景猶如老鼠拉龜,再遇上一場肺炎風暴,儘管耗費逾百億元救市,都只是一些搔不着癢處的招數,令旅遊、飲食、零售等受致命打擊的行業形同熱鍋上的螞蟻。近八十個機構的千多名代表,昨日不分老闆、夥計一起遊行向政府請願,高呼「停供強積金」。有學者認為,停供強積金未必是好事,但當局應提出較實際措施,化解受創行業怨氣。 記者:黎國強

【本報訊】超過一千一百名來自旅遊、飲食、零售、娛樂及運輸等行業的僱主和僱員,昨午由中環遮打花園遊行到終審法院請願,要求暫停或削減強積金供款,好讓他們應付非典型肺炎造成的經濟難關。發起遊行的自由黨認為,暫停供款一年,估計會額外有近二百億元資金留在本港,從而刺激消費及製造就業機會。
但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不贊成停供強積金,但他認為,逾千人上街遊行,可見政府救巿措施效用有限。他說:「過百億元救巿措施只係想令人人開心嘅掩口費,對受打擊嘅行業幫助好少,例如退二十三億稅真係無謂,不如用嚟做啲針對性措施。」
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認為,停供強積金只會損害員工長遠的退休保障,「如果停供強積金,僱主都未必會將供款畀番員工,最後只係畀多啲機會老闆扣人工,員工根本得不償失。」他直指自由黨在非典型肺炎爆發前,已三番四次要求停供強積金,今次明顯「趁香港病,攞打工仔命」。

工會:僱主誤導市民
政府發言人表示,日前已公布一系列紓困措施協助市民度過非典型肺炎引起的經濟難關,包括向受嚴重打擊的四個行業提供貸款擔保計劃。當局認為,現時所面對的短期經濟困難不應影響強積金計劃的長期穩健性。
飲食業職工總會主席顏振雄表示,強積金實施前,不少飲食業員工已被減薪、減雙糧及扣減假期,故僱主指強積金供款導致飲食業經營困難的說法是誤導市民。
請願人士昨午二時在遮打花園集合,他們高舉橫額,沿途大喊:「老闆夥計好濕滯,停供減供冇閉翳!」「暫時停供強積金,大家唔使咁手緊!」等口號抒發怨氣,並向政府代表遞交請願信及九千個巿民簽名。
參加遊行的Cyber8的士高持牌人兼董事張自強表示,自從非典型肺炎爆發以來,生意額下跌一半,即使如何清潔場地及着員工佩戴口罩,也未能挽回顧客信心。由於其的士高有近一百五十名員工,強積金佔每月營運成本一成,停供強積金總比政府的救巿措施來得實際。

梁錦松表明不會停供
金稻海鮮火鍋酒家負責人郭先生在生意慘淡下,昨午聯同四十多名員工一起遊行請願。他表示,每月負擔強積金近二十萬元,已令經營十分困難,再面對非典型肺炎的打擊,該酒樓的生意額近月暴跌七成。他無奈地說:「如果可以停供強積金,騰出嚟嘅錢可以令呢盤生意捱耐啲,大班夥計亦可以唔使失業。」
自由黨立法會飲食界議員張宇人說,暫停供款估計會有多二百億元資金留在本港,相信有助各行各業及刺激消費,雖然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早前表明不會停供強積金,但他們會繼續反映。
根據積金局數字顯示,在二○○二年共接獲約九千五百宗投訴,今年一月至三月間則接獲二千五百多宗投訴,其中近三成來自飲食業,不少是僱主扣起僱員供款後,並無替僱員供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