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董建華指示不容再有醫護人員感染非典型肺炎,但新個案日日出現,醫院管理局主席梁智鴻坦言,已向特首表明要達到零感染,只能盡量做,對於各院各踞山頭不聽指示,他稱已設專組監察各院有否依足防炎指引,並直接向董事局負責,但「唔能夠隨便話殺一儆百,否則士氣更差。」
威院醫護人員最先遭病毒襲擊,初時大家不知防範難免中招,但為何至今仍不斷有醫護人員新感染個案?梁智鴻昨日解釋,其中一個原因是社區個案增加,醫護人員感染機會相對提高,這是個惡性循環;另一原因是近日出現一些無典型病徵個案,如大埔那打素醫院源頭病人是肺癆長期病患者,院方一時疏忽,便令本來低風險的病房成為高危地方,員工在防範不足情況下紛紛中招。
他又指個別醫護人員可能忙於工作而疏忽,並以自己為例,亦曾未洗手便摸口罩,日前他突擊巡視一個急症室,發現無人戴上眼罩,「個個都係袋喺袋就算」。但現階段為免打擊士氣,不能輕言殺一儆百。他說已成立醫院糾察隊提醒醫護人員,而近期多了健康服務助理被感染,相信與他們要近距離照顧病人有關。
醫護感染亦可能與保護衣物不足有關,梁智鴻承認最初的確短缺保護衣物,但近期已購備足夠物資,「醫院行政總監要幾多,畀足咁多」,仍然有醫護人員投訴物資不足,可是因在低風險區的人員亦希望獲發高度保護衣物,但在物資有限下,只能按迫切性分配。
由威爾斯、聯合、瑪嘉烈至那打素,各間醫院輪流被迫接收大批病人而「谷爆」,梁智鴻稱這是基於各分區聯網的行政安排,由於「每間醫院都唔想收」疫症病人,若不按此行政安排,情況可能更混亂。他又謂,正計劃在疫情穩定後,將一至兩間醫院轉作「沙士」醫院,專門接受非典型肺炎病人,減輕其他醫院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