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可影響英國首相貝理雅的外交政策決定?不是英國選民,也不是其閣員,而是已無權干政的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據英國《衞報》報道,貝理雅在伊拉克戰事開打前,曾三度秘密向克林頓求教如何化解歐美之間的外交分歧。
報道說,在三月初當美英兩國準備在聯合國安理會跟反戰多國外交攤牌時,貝理雅邀請老友克林頓到其契克斯鄉郊別墅作客。兩人曾至少會晤三次,商討伊拉克危機,凸顯貝理雅高度重視這位老友的分析能力,還說明了克林頓對貝理雅有很大影響力。
克林頓不愧是貝理雅的好朋友,在會面後三天便以實際行動助貝理雅解窘,罕有地公開敦促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應予聯國武器調查團多點時間核查伊拉克大殺傷力武器,並促調查團團長布利克斯訂出武檢的最後期限。
克林頓此舉是為貝理雅在聯合國修訂支持動武的決議案,爭取更多安理會成員國贊成。
據說,貝理雅當時已幾乎說服智利總統拉戈斯支持向伊拉克發出最後通牒的決議案,並答允對方只要投票支持決議案,他會訪問聖地牙哥。不過,這一努力最終卻被法國搞垮。
貝理雅向克林頓討教,反映兩人情誼很深,而他非常看重克林頓的意見。兩人的情誼相信基於有着共同政治理念──走民粹派中間偏左路線。這解釋了克林頓在白宮性醜聞中被國會彈劾時,為何貝理雅仍力撐他。
克林頓在○一年卸任後,很多人都質疑美英能否維持過往的特殊關係。貝理雅也許得感謝九一一襲擊,這令他可與右派的喬治布殊建立友誼,還得以深化兩國特殊關係。
正如貝理雅所說,為了維持這特殊關係得付出代價,便是「付出流血代價的準備」。
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