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本港一千五百名典型肺炎病人中,絕大部份在四月九日前病發,顯示近期染病人數,較三月底高峯期有回落迹象;而女性患者較男士為多,並集中攻擊二十五至四十四歲年輕人士,最多人染病的區域為觀塘及沙田。
衞生署昨公布染病人士的年齡、性別及病發日期等分析資料,發現絕大多數病人在二月十五日至四月九日期間病發,少數在四月十日以後病發。但大埔區染病個案中,則約有三成左右是在四月九日後才病發。
雖然疫潮爆發初期,醫學界看到染病者以男士較多,但衞生署分析發現,逾半數病人為女性;患者中以二十五至三十四歲最多,共佔總數兩成六;其次是三十五至四十四歲,兩個年輕組別的染病人數佔總數的四成七,十四歲以下兒童只佔百分之六。
美國權威病毒學家韋伯斯特(RobertWebster)在考察過本港的疫情後指出,非典型肺炎在各地死亡率不同,可能與當地致病的病毒品種有關,加拿大的病毒似乎毒性較美國的大;淘大花園的疫症又與本港其他地方的病例不同,看來是由不同品種的病毒引起。
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昨強調,冠狀病毒在其他物種很容易出現變種;至於引致SARS的新冠狀病毒是否變種,還要待各地專家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