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以狙擊英鎊,令致英鎊退出歐洲滙率機制(ERM)而一舉成名的量子基金(Quantum)創辦人索羅斯(GeorgeSoros),自從3年前淡出主持該旗艦之投機活動後,量子基金成績每況愈下,2001年還有超過13%回報,去年卻錄得倒退接近2%,當今之世當真沒有人才?
索羅斯頭腦精密、眼光獨到、動作快且狠,在其運籌帷幄之下,多年來每年均能為量子基金平均帶來超過30%的回報,財源滾滾之外,其一舉一動,無不令金融市場甚或某些國家或地區政府聞風而喪膽。
亞洲金融風暴一役,傳聞是索羅斯帶頭興風作浪,起點選擇在泰國,泰銖受狙擊滙價一崩,風眼擴大至亞洲其他國家,貨幣和股市有如骨牌般倒下,過去被捧上天而沾沾自喜的甚麼小龍和小虎,無不被殺個片甲不留,黯然無光,若不是經此一役,亞洲多國或地區政府,又哪會意識到原來本身的經濟及金融根基是那麼脆弱?不堪一擊的原因,離不開制度不完善、貪污舞弊陋習不除、警覺性不高和防風措施不足等,自以為是的小龍或小虎們,又哪有不任君屠宰之理?
「時勢造英雄」,就是有漏洞,索羅斯才能覷準機會,乘虛而入,狂轟某個死穴,最終為他帶來暴利。然人們受了教訓後,驟然醒覺,更不斷自我完善,雖然仍有不足之處,但歷史要重演並不容易,索羅斯不想再備受千夫所指,遂毅然淡出,選擇將心機放在「行善積德」上,縱屬明智,可是接他手的首席投資官(CIO)卻換了又換,儘管個個來自大行,聲名顯赫,但到了量子基金則表現差勁,何解?那麼機會主義者的索羅斯又怎向股東交代?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