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全城一片大清潔,齊心抗炎聲中,一間中學周二首日復課時,廁所沖水系統即因水量不足引發衞生問題,家長投訴環境污染,增加非典型肺炎傳播的風險,事件揭發教育署和建築署聯手舉辦的「學校改善工程」效率奇低,拖延解決問題達四個多月之久,令校方和家長感到不滿和無助。
位於何文田的順德聯誼會胡兆熾中學進行了四年多的「學校改善工程」,已比當初承諾的五百日嚴重延誤。自去年十二月底將沖廁系統由淡水改為鹹水,即出現水量不足現象,多次與負責工程的則師聯絡,並獲承諾盡快改善,但事件擾攘四個多月,校方指仍未見負責工程的人員積極處理,惟有依賴人手操控水泵。
本周二復課日校方應水電工程顧問公司要求,改回自動操控水泵,以便對方搜集數據。豈料水量不足問題再次出現,甚至完全沒有沖廁水,令當日廁所衞生情況惡化,翌日需改回人手操控。有家長昨日致電電台節目投訴,教統局人員才緊急前往該校視察,下午建校組人員即和承建商開會,向校方承諾下周一會交代水量不足的原因。
對於學生健康,校方保證會對廁所勤加清洗消毒,亦希望承建商切實解決沖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