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小百科:<br>《交叉套戥》CrossArbitrage

金融小百科:
《交叉套戥》CrossArbitrage

當同一項資產在兩個不同市場中出現差價﹙Mispricing﹚時,投資者可即時透過買賣同一資產,賺取無風險回報,這種活動便稱為套戥活動﹙Arbitrage﹚。除了這種套戥之外,其實在外滙市場中亦流行另一種名為交叉套戥﹙CrossArbitrage﹚的方法,不過由於這種套戥方式需要利用三種或以上的資產,運作較為複雜,加上一般只在外滙市場中出現,所以未必為太多投資者所認識。
由於國際貿易活動的出現,多了不同貨幣與主要結算貨幣之直接報價需求,但由於市場對於某些貨幣之供求未必經常處於均衡水平,令到套戥機會出現。投資者便可以透過同時買賣超過兩種貨幣,賺取在滙價中的差距,作為套戥利潤。
假設市場內有港元、美元及英鎊三種貨幣,港元兌美元的市場價為7.78港元兌1美元,港元兌英鎊之滙價為12.30港元兌1英鎊。由於1美元可以兌換為7.78港元,然後以12.30港元兌1英鎊的市場價,兌換為英鎊,理論上,美元兌英鎊之滙價若為1.58美元兌1英鎊,就可以把手上的英鎊換回為1美元。假如美元兌英鎊之滙價為1.50美元兌1英鎊的話,投資者便可以利用市場差價來進行交差套戥:
首先會借入7.78港元,然後以7.78港元的滙價兌換為1美元,再以1.50美元兌1英鎊的滙價,把1美元換為0.6667英鎊,最後再以12.30港元兌1英鎊的滙價,換為8.2港元。在歸還7.78港元之最初借款後,可獲利0.42港元。